第370章 散装江南之其二

江南七府,都有自己产业群,很多产业还需要协调很多原料。

如果真的能建成铁路,那就能大大促进江南的产业发展。

顾宪成说道:

“江南的铁路,自然要掌握在江南人手里。”

“在下这些日子也打听了,京师经历了两次的融资,房山铁路和倭银公司,特别是倭银公司,几乎将京师的资金都吸空了。”

“按照协商的规定,直吴铁路会按照出资比例成立董事会,我们江南只要做出势在必得的样子,别人自然不会和我们竞争!”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

顾宪成这套也算是阳谋了。

任何做过商业的人都知道,一家商行只有拥有管理权,才算是这家商行的主人。

这也是江南士绅对直吴铁路控制权势在必得的原因。

既然江南士绅如此财大气粗又志在必得,那和他们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正拿不到直吴铁路公司的控制权。

而且出资人越多,那出资的总额就越多。

按照这类股份公司的分红规则,分红是按照出资比例来的。

那投资直吴铁路的收益就会很低。

计算起来也简单,房山铁路的总股本才三万银元,假设出资三百银元,就占有了百分之一的部分。

那房山铁路一年只要能盈利三千银元,这个股东就能分红三十银元。

那就是一年百分之十的收益率了。

可如果是直吴铁路,最终融资总股本达到三十万银元,那出资三百银元就只有千分之一的股份。

直吴铁路也不可能有十倍房山铁路的利润,那投资收益率就很低了。

如今京师遍地都是赚钱机会,何必要和江南士绅死磕?

明日就是正式募股开市的日子了,顾宪成送走了众人之后,就剩下了高攀龙。

面对好友,顾宪成露出得意的表情:

“云从兄(高攀龙字),这次是苏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么一来,我们江南不仅仅拿到了吴淞铁路的控制权,还附送了一条直沽铁路!”

高攀龙也跟着笑起来,这一次反过来将朝廷一军,让他这个只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十分兴奋!——

次日。

今天的大宗交易市场,门前聚集了大量等待开市的人。

这其中有等着抢购股份的江南士绅们,也有看热闹的京师百姓,有一些观望的京畿商人。

和上次的倭银公司一样,这次直吴铁路是采用不限总股本的募资方式。

这样的股票就没有稀缺性,就不能像房山铁路的股票那样,刚刚买入就能赚钱了,只能等到公司分红了。

京师的投机客也选择了观望,而真正有投资意愿的人,也在考虑收益的问题。

京师那么多投资的机会,为什么要投资直吴铁路呢?

顾宪成站在江南士绅的人群中,嘴角露出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报童聚集过来。

“号外号外!倭银公司返航!获利六万银元!”

听到叫卖声,大宗交易市场的人纷纷冲过去,报童们手上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一名江南士绅也抢到了一份报纸,看到李文全携带重金返航的消息,在场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其实江南和倭国的贸易是很方便的。

早在朝贡贸易的时候,倭国就是在宁波入贡。

倭乱的导火索,争贡事件就发生在宁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