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火者来贡和陕甘教务共议》

高拱发话后,赵贞吉、雷礼也都表示赞同。

目光落在了张居正的身上。

张居正摸着胡子说道:

“本官不赞同。”

“嘉峪关马政一年收入得银元不过万元,根本不足以支持陕甘学政的投入。”

“这笔银元户部没有预算。”

“兴办学政和开征商税是一体的,如果给陕甘开了口子,其他各省闹将起来,又要如何是好?”

张居正说完,高拱也沉默了。

他虽然支持苏泽的意见,但是张居正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

学政和商税捆绑,也算是朝廷的国策。

因为陕甘破例,其他省自然会不满,推迟开征商税的进度。

而陕西对于开征商税也是比较抵触的。

这倒不是说陕西的商业活动有多发达,商人势力多强大。

而是陕西经常承担徭役和杂税,对于加税本能的抵触。

没办法,从明廷西北军事力量衰落开始,陕西百姓就要承担军役,防备河套地区,这也是所谓的秋防。

这不仅仅是卫所服役这么简单,还需要加征百姓捐税,来支持卫所的防御工作。

这一征就是上百年。

一直到了戚继光击溃了河套的蒙古人,这项捐税才取消。

陕西有这样的例子在前,除非其他省份都愿意缴纳商税,否则在陕西征商税是不太可能的。

就在张居正说完,殷士儋突然说道:

“张阁老此言差矣!”

“陕甘学政乃是为了防备传教!为的是陕甘百年后的安宁!”

张居正有些疑惑的看向殷士儋。

从殷士儋入阁以后,一直都非常低调,除了学政事务几乎不发表意见。

就是学政事物上,也尽量避免冲突,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但是今日怎么突然脾气火爆起来?

当然,张居正也不会让着殷士儋,而是继续强硬的说道:

“哪一省的教育不是百年大计?殷阁老何以厚此薄彼?”

殷士儋也没有继续和张居正争执,而是说道:

“这件事我当入宫面奏陛下!”

这下众阁臣的脸色都难看起来。

阁臣单独面奏,这是非常破坏政治默契的事情。

这等于将内阁矛盾向皇帝公开。

而且单独和皇帝面奏,谁知道你到底说了什么?有没有说同僚的坏话?

唐代奸相李林甫,每次在宰相们面奏唐玄宗后,都会想办法留下来独对,然后攻击其他宰相同僚,在历史上留下了口腹蜜剑的成语。

当然,阁老们还是有很多机会和皇帝见面的。

隆庆朝的阁臣,都兼任皇帝经筵官的职位,可以给皇帝讲学,这个时候给皇帝吹吹风也是正常的。

但是殷士儋公然打破这个默契,利用他和隆庆皇帝亲近的关系,强行推动陕甘学政的事情,还是让在场阁臣都不太舒服。

特别是张居正,他心中涌起怒气,但是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

张居正冷冷说道:“殷阁老请便!”

在场的中书舍人们,大气都不敢哈一下。

这场争论,让高拱内阁连表面上的和平都做不到了。

大明政局,又要动荡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