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水师来倭

获奖之后,张毕直接被朝廷授官。

自己这个发明竟然能得华阳奖?

小胖钧也高兴的说道:

“苏师傅说的没错!”

小胖钧想的是,如果陶观能以东宫署官的身份得到华阳奖,那母妃就不能再反对自己和方士混在一起了!

说完了这件事,苏泽又问道:

“殿下,武清伯那边?”

小胖钧露出笑容道:

“今天秋耕后,陶卿跑了几次外大父的田庄,肥田粉已经用上了!”

肥田粉,就是炼钢厂的炼焦炉副產的氨气和硫酸反应,形成的硫酸銨粉末。

武清伯接下了《乐府新报》的种田大赛赌约,在家中开出一亩的试验田。

武清伯李伟中了激將法,为了贏下比赛,用上了好外孙的肥田粉。

“陶卿也去指导过了,陶卿你说一下吧。”

陶观这才从刚刚的喜悦回过神来,他连忙说道:

“是,殿下。”

“苏翰林,武清伯田庄中,用了肥田的土地,庄稼確实要比別的土地长得更快一些。”

“武清伯也夸讚此物有用,若是真的能增加亩產,这才是国之神器啊!”

陶观是方士,但也是读书人。

他当然知道农业的重要性。

他对苏泽的佩服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真正不居功的是苏翰林啊!

和自己的发明相比,苏泽隨手发现的肥田粉,就能让土地增產!

更让陶观不可思议的,是苏泽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他竟然能从炼钢厂的废气中,发现增產的神物?

也对,苏翰林就是这样的,他不过是见到了自己的气石,就想到了两种用法。

难道真的如民间所说,苏翰林是文曲星下凡,生而知之?

还是说这就是实学?

陶观第一次对实学產生了兴趣,也许自己是应该好好系统学习实学了。

紧接著小胖钧又掏出一封信道:

“苏师傅,这是舅舅从济州岛的来信,算算日子,现在舅舅是不是应该已经到了堺港了?”

苏泽接过来信,信上的日期是五天前的,以济州岛到堺港的航程,好像还真的快到了。

东亚航线海上路程很短,这一路上的海盗都被大明水师扫荡完毕了,李文全领著倭银公司的舰队,非常顺利的就抵达了济州岛的军港。

接下来他们要和大明水师会和,继续北上前往倭国的贸易城市堺港。

也许是应小胖钧的要求,李文全事无巨细的记录了航海过程发生的事情,还介绍了沿途港口的风土人情。

不得不说,这位李国舅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是旅行见闻写得极好,他关於沿途停靠港口的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到李文全信中说一切顺利,苏泽也稍微放下心。

这一次倭银公司的首航,需要给股东信心,所以本次航行不包含南洋的部分,就是直接从倭国倾销货物,购得白银。

对於如今的大明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海上风浪的问题,毕竟这个时代近海航行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只要能安全带回白银,倭银公司的贸易模式能跑通,那以倭银公司的体量,就能源源不断的给大明带回白银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