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张居正的退让

最后票擬的时候,张居正也在支持意见上签名。

就连首辅高拱都十分的奇怪,张阁老今日改性子了?

但是內阁达成一致意见,又是苏泽和太子的上疏,司礼监自然也没有其他意见,隆庆皇帝果断批准了奏疏。

——

【《请榷卖硝石疏》通过。】

【工部下设的硝石专卖局成立,各地纷纷开设硝石工坊。】

【正规化的硝石专卖制度,加强了商人投资硝石厂的热情,更多新技术被用在了硝石生產中,“窖土培硝法”、“洞穴培硝法”陆续出现。】

【硝石提纯技术也取得进展,淋硝法获得改进,硝石纯度进一步提升。】

【大明硝石的產量和质量都贏来了增长。】

【但硝石专卖制度形成的利益团体,在日后发现南美洲硝石矿后,阻止南美硝石矿进口。】

【国祚不变。】

【威望值+200】

【剩余威望: 】

果然,任何集团,在利益板结后,都会利用垄断地位来压制新的生產力。

南美硝石矿,才是最方便的硝石来源。

看来等点出远洋贸易的科技后,要让舰队前往南美採矿,到时候就可以可以废止硝石专卖了。

——

九月末,太子在东宫为武清伯世子李文全送行。

李文全即將前往莱州,带领倭银公司的商队前往倭国。

这一次出航,李文全给船队满载了货物。

房山的玻璃製品,畅销欧陆的红茶,各种廉价的铁製品,畅销草原的蔗酒,高档香皂。

还有大明的传统特產,丝绸、布、瓷器。

朝廷特许经营的硝石、淘汰鸟銃和佛郎机炮。

甚至这一次李文全还带上了一批倭刀。

以往倭刀都是倭国出口给大明的,但是在炼钢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后,大明的工匠发现製作倭刀其实很容易。

高品质的钢材其实不需要太多的锻打,自然就能製造出好的武器。

倭刀本身作为一种奢侈品,在大明也是有需求的,於是在京畿就有工匠开始仿製倭刀。

明明是大明工匠的作品,却打上了倭刀的名义,竟然也能卖出高价。

后来这件事发也很搞笑。

一名买了“大明倭刀”的勛贵,向另外一名藏有真倭刀的勛贵炫耀。

两人相约比刀,最后大明的钢刀竟然將真的倭刀给斩断了!

这家藏有真倭刀的勛贵得知真相后不服气,直接举报到了巡捕营,这才將这家製作假倭刀的工坊给查封了。

李文全得到消息后,找到这家工坊,让他们打造了 。

反正大明的钢材价格便宜,这批倭刀成本非常的低。

就是卖不掉,那去倭国转一圈回来,那也是真倭刀了。

当然,最好还是这批倭刀能出口成功。

倭人卖大明倭刀这么多年,也该將这笔钱討回来了。

小胖钧对这个每次回来,都会带来很多新奇故事的舅舅十分不舍,最后李文全约定会经常写信回来,小胖钧这才捨得分別。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