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天子家奴尔

京师附近的物產,也可直接装上马车,然后送到港口装船。

吴淞铁路就更重要了。

松江、苏州、常州三府,是丝绸、布的主產区,吴淞铁路修成之后,松江的布就能更快的送到港口。

范宝贤又说道:

“而且这一次的募股是两个月后,摆明了是要让南方士绅商贾也参与进来。”

范宽安慰说道:

“族长,钱是赚不完的,这次直吴铁路定然要均衡南北,但是我们有房山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怎么都不可能將族长撇开的。”

范保贤得意的点头。

房山铁路是第一条铁路,范保贤全程参与了铁路从征地、建设,以及到了现在的运营维护的过程。

所有东西都是新的!

协商征地,铺设铁路,解决工程中的问题。

现在范宝贤还要管理整个房山铁路的运营,可以说在大明,除了提出铁路构想的苏泽,没人比范宝贤更懂铁路了!

范宝贤也明白,这份经歷,比房山铁路公司的股份更值钱。

直吴铁路募资完毕,无论是开工建设还是日后运营,都要仿效自己搭起来的蓝图,甚至要聘请自己过去指导。

“族长,其实我有个想法。”

“仲立(范宽字)兄请讲。”

范宽说道:

“族长,我建议在直沽,建设一座铁路学校。”

“铁路学校?”

范宽说道:

“铁路运营管理调度,车夫的培训,这些都是要专业人才的。”

“这学校不需要像读书人的学校那样学习很久,仿效吏科班,三个月到六个月为期,专门培养这类专项人才。”

“如今在直沽和莱州,民办的航海学校可是不少,很多都已经做出了名声,船东更愿意招募学校毕业的船员。”

听完了范宽的话,范宝贤的眼睛也亮了。

正如范宽所说的那样,可以直沽和吴淞铁路的修建,必然会需要更多的铁路人才。

铁路学校如果能建立起来,那日后这两家铁路自然会从学校中招人。

这也就意味著,范氏能將影响力渗透到两条铁路中去。

也和范宽所说的那样,其实钱財对於范氏一族也只是个数字了。

范氏需要的是影响力,如果办学校,即使不能成为这家铁路公司的董事,也同样能影响直吴铁路公司。

范宝贤连连点头说道:

“这个办学的成本高吗?”

范款摇头说道:

“族长,要看办什么学校了,铁路学校僱佣几个教师,弄几间屋子就可以了。”

“咱们办学还有一个优势,可以让学生去房山铁路上实操。”

“等直吴公司成立后,族长可以和他们董事会谈判,甚至培养的费用都可以由他们出。”

范宝贤连连点头。

范宽又说道:

“办学也是朝廷倡导的事情,到时候在报纸上宣传一番,也能让朝廷知道族长的贡献。”

这下子范宝贤下定决心,对著范宽说道:

“仲立兄回头去票號支取五千银元,这办学的事情就有劳你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