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请设公私协商制度疏》

“东洋之上倭寇滋生,如果不先剿抚一部分,再养出先帝朝那样的巨寇怎么办?”

赵贞吉旗帜鲜明的支持,高拱的目光又看向雷礼和殷士儋。

雷礼以自己不通海务拒绝表态,殷士儋也给出了一个类似于高拱的意见,认为不能开此先例。

内阁达不成统一的意见,那高拱就说道:

“那就各自票拟吧。”

达不成共识的奏疏,阁臣就各自票拟,等众人将票拟写好,高拱又交给自己身边的中书舍人,加急送到司礼监。

——

阁臣达不成统一意见,隆庆朝的司礼监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送到了皇帝面前。

而隆庆皇帝面对这份内阁大部分反对的奏疏,也是有些头疼,又发给科道商议。

但是这一次六科和都察院却十分的克制。

大概是被苏泽搞的有心理阴影了,六科都察院这次没有再进行什么道德批评,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这件事。

但是依然是反对的声浪占据大多数。

七月二十五日,隆庆皇帝再次扩大,将苏泽奏疏发往有司衙门,就连报纸上也刊登了苏泽的奏疏。

而这一次的声浪则更大了。

最激烈反对的,就是《新乐府报》了。

主编何心隐亲自撰写文章抨击苏泽,指出这是“损朝廷而利私器”的行为。

何心隐论述,倭银公司所的利润,最后都是股东分红的,这等于是朝廷将钱发给这些股东。

何心隐同时也忧虑的写道:

“朝廷之税赋,取之于民,则应用之于民,以平贫富、济苍生。”

“若以此公器私用,助富者益富,而贫者益贫,则社稷之基何以得安?长此以往,非长久之计也。“

但是《商报》这一次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苏泽这边,主编范宽也撰文道:

“诸君所论“损公肥私“之虑,吾不敢苟同!倭银公司股东岂非我大明之民耶?”

“当知海路通则百货通,百业兴则万税足。今以水师护航之小费,换倭国白银之巨利,更绝汪直辈再生之患,实乃以朝廷公器护天下公利也!”

刚刚回到京师的沈一贯,在入城的马车上就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他刚下马车就冲到了报馆。

“一甫兄,子霖兄呢?”

“肩吾兄从朝鲜回来了?”

罗万化有些高兴,沈一贯随王世贞出使的时候,报馆也冷清了不少。

“一甫兄,子霖兄这份奏疏你看了吗?”

罗万化叹息道:“子霖兄上书的时候,我也曾经劝过他,认为这样不妥当,但是子霖兄还是要上书。”

“那子霖兄呢?”

“去东宫了,据说是商议组建倭银公司董事会的事情。”

沈一贯说道:

“吾等在出资认购了倭银公司的股份,正是应当避嫌的时候,子霖兄这份奏疏不是给了攻击之实?”

罗万化也是一惊。

在倭银公司成立的时候,苏泽张罗好友都去认购了股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