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何谓中枢?

“但是南京镇守太监手握南京军权,却放任沐朝弼闯关,最后要应天巡抚海瑞出手。”

“王本固又先上密奏,试图推脱责任,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如此要职上?”

申时行点头。

当然,苏泽说的不过是明面上的理由。

暗地里的原因,刚刚皇帝也说了,王本固是徐阶所推荐。

徐阶自己是松江府人,他在致仕前將王本固推荐到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自然是为了给自己的致仕生活上个保险。

王本固到任后,確实也纵容徐阶家兼併土地,直到海瑞到任,徐阶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南京镇守太监是徐阶的人,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內阁携手罢黜他了。

跳出来上奏弹劾的是高拱,张居正的盟友冯保也上来补刀,如果说高拱和张居正没有达成默契,苏泽是不信的。

对於司礼监来说,则是多了一个南京镇守太监的肥缺。

这倒是也不能说是高拱打压政敌。

王本固这种前朝遗老,如果本本分分在任上,高拱也未必会拉他下马。

但王本固偏偏要耍小聪明,赶著南京官员的集体奏报之前,先给皇帝上密奏。

这自然引起了高拱的厌恶,他被弹劾罢黜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

【《京营新军筹建议》通过,新营新军开始筹建。】

【京营新军成为后世近代军队的源头,成为大明陆军制度改革的起点。】

【克虏军成为威震草原的精锐部队,成为机械化部队出现前最有荣耀的骑兵部队。】

【镇北军为大明积攒了大量雪地作战的经验,安定了辽东边疆地区。】

【安南军成了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几百年后依然威震中南半岛诸国。】

【国祚+2。】

【威望+300。】

【剩余威望: 】

苏泽看完了结算报告,强行通过奏疏费了 ,这次上疏还是亏了。

看来这就是跟著別人后面联署上书的代价。

这次主要的工作都是申时行做的,那获得威望大部分也落在他的头上。

但是苏泽对此倒是不在意。

他已经身兼多职,又是武监的教务长,如果再筹建新军,那皇帝也要睡不著觉了。

而且筹建新军是个细致的差事,又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苏泽的性格也不適合做这件事,还不如交给最擅长调和的申时行来做。

——

时间一晃来到了五月底。

南京传来消息,临淮侯李庭竹领著长江水师包围了码头,沐朝弼接受了皇帝的圣旨,留在南京给母亲守孝三年。

追隨沐朝弼来的一千亲兵,被李庭竹打散重新编入南京的戍卫军队中,总算是解除了沐朝弼的武装。

南京镇守太监王本固大概是提前得到了消息,选择自己上书请辞。

隆庆皇帝给了他体面,收回了罢黜他的奏疏,接受了他的辞呈。

应天巡抚海瑞,得到了皇帝嘉奖。

海瑞的本官从正四品的僉都御史,一步升到了正三品的副都御使,这已经是都察院体系中,除了左右都御史最高的职位了。

海瑞任应天巡抚功劳卓著,先在应天府清田,又领著官吏抗洪抗疫,深得应天十府百姓的敬重。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王廷多次请辞,京师又颳起了海瑞要调回都察院,接任大司宪的传言。

时间来到了六月,苏泽也终於忙碌起来,结束了自己摸鱼的生活。

武监的新一期学生终於招募完毕,苏泽要筹备这批武监生的入学典礼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