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联署奏疏皆公示于朝堂,所议内容仅限预算一案。不涉他务,不论私交。事毕则散,无涉党锢。”
“兼收众议以定国策,开联名之途,可使共识者合力献策,供陛下洞察多数之愿、可行之道。”
两人看完苏泽的奏疏,竟然觉得苏泽说的在理。
但是结党这件事,素来都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明初被诛杀的大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结党。
申时行和沈一贯看来,苏泽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冒险,引起皇帝的忌惮。
以苏泽在武监和京营事情上的功劳,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苏泽却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主导的变革,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接下来的改革,就不是一道诏令能完成的了。
这时候提出政治协商制度,苏泽就可以串联联名上书,利用更多官员联署的能量,用更少的威望点通过奏疏。
而且政治本来就是需要妥协的,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是要团结更多的人。
苏泽不结私党,那结交公党不就好了?
至于皇帝的看法,这也是隆庆皇帝有别于其他皇帝的地方了。
这位皇帝虽然懒政,但是很少无缘无故猜忌别人,也舍得放权。
沈一贯和申时行最终没有说服苏泽,这份奏疏还是被递送上去。
——【模拟开始】——
《联名议政制度议》送到内阁,内阁大臣意见南辕北辙,这份奏疏引起巨大的争议。
张居正反对奏疏,认为这是削弱内阁和户部权威,挟持官员意见来胁迫阁部决策。
赵贞吉对你的奏疏表示支持,预算乃是国家大事,本来就应该官员协商决定,户部预支的款项也需要由百官监管。
高拱对于你的奏疏持有保留意见,认为联合议政应该仅限于财政领域,其他重大决策上这种方式会影响决策效率。
雷礼也对此表态,认为在水利等专业领域,不应该由外行官员胡乱发表意见。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 。】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 ?】
需要两千点吗?
看来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高拱和雷礼都不支持这份奏疏,在皇帝那边就更难通过了。
苏泽果断选了“否”,紧接着他又修改奏疏。
《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
将议政的范围控制在财政领域,这样的阻力应该小多了吧?
但是这个月的模拟次数已经用完,看来只能等到下个月初再说了。
反正按照如今朝堂的局势,一时半刻也吵不出结果来。
三月一日,等【手提式大明朝廷】的模拟次数刷新后,苏泽立刻将《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塞进了系统。
果不其然,这次需要的威望大大降低。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 ?】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 。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