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必须要出重拳

总而言之,隆庆皇帝登基五年了。

如果他刚登基,苏泽上这份奏疏,他立刻就会全力支持苏泽,整顿京营。

如果是登基第二年,隆庆皇帝大概会犹豫一下,然后有保留的支持苏泽,派人调查情况再决定。

但是现在是他登基第五年,大明朝这几年风调雨顺,财政也没有紧张到需要对京营下手的地步。

皇帝刚开始痛恨京营的贪腐,但是现在他更怕处理京营闹出事情来。

任何一家公司,都会钱养着一些不干活的刺头,这倒不是没办法裁他们,而是上层没有动力去和这帮刺头斗智斗勇。

反正朝廷养着京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百年都养下来了。

隆庆皇帝看向司礼监三人,问道:“司礼监怎么看?”

李芳和陈洪都沉默了。

李芳是保守,他也和皇帝一样,认为财政没有紧张到需要裁撤京营的时候。

陈洪则是事不关己,裁撤京营省下的是国库的银子,和他执掌的内帑毫无关系,他对于军事也不懂,所以也不准备发表意见。

面对隆庆皇帝的目光,冯保最后还是说道:

“此等军务,陛下应该和勋臣商议。”

隆庆皇帝想了想,也赞同点头,问一下勋贵的意见也好,只要勋贵反对,那正好借此拒绝苏泽的建议。

冯保领了旨意,去召勋贵入宫,他走出御书房后,就对身边一个亲信小太监说道:

“你去内阁将这纸条带给张阁老。”

小太监拿着纸条离开,冯保叹息一声。

如果按照他的本意,他也不愿意掺和这件事。

但是从今年开始,李芳越发老了。

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已经萌生退意,想要出宫养老了。

冯保要和陈洪争夺司礼监掌印,就需要拉拢一切力量。

内阁无法影响司礼监的人事,但是阁臣是可以的。

内阁成员都是皇帝亲近的人,司礼监掌印一旦出缺,皇帝肯定是要考虑阁臣们的私下意见的。

所以从年后开始,冯保和张居正的暗中联系越来越多。

而这一次,从兵部委派武监生去京营挂职开始,张居正就暗中联络了冯保,请他在关键时刻帮忙。

冯保也不知道张居正为什么有把握,能让勋贵支持裁减京营,但是自己已经帮了忙,算是完成了张居正的请求。

而且这次自己帮忙,也算是卖了苏泽一个人情。

——

勋臣的态度也出乎皇帝的意料。

这一次勋臣站在了苏泽这边,支持派遣御史清查京营,裁减京营的编制。

隆庆皇帝看向勋臣们,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勋臣会支持裁减京营。

但勋臣的态度如此一致,皇帝也没有什么犹豫了,他下旨同意了苏泽的奏疏,先从宣大和直沽密令军队入京,然后就派遣御史去京营清军。

事情已经发生,那大明朝廷这台机器就要全力运转起来。

为了保密,入宫的勋臣全部值戍皇宫内,内阁也留在宫中过夜,皇宫封锁进入紧急状态。

皇帝又令巡捕营接管城门,禁止京畿的军事调动。

等到宣大的军队抵达京郊后,皇帝就会正式下旨,命令御史去京营清查。

众勋贵来到皇宫值戍的班房,定国公徐文壁看了一眼成国公朱时泰。

刚刚就是朱时泰向皇帝坚决表态,支持苏泽的奏疏,这才压制住了勋臣中反对的声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