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礼部本意是坏的

“再说这件事,选拔蒙童这件事还真的要礼部来帮忙。”

沈一贯劝不动苏泽,只好说道:

“那我陪子霖兄去一趟礼部。”

苏泽感动的说道:

“多谢肩吾兄帮我‘助拳’!”

沈一贯却摇头说道:

“在你被打之前,我会跑出来请高阁老救你的。”

——

果不其然,苏泽踏入礼部,这一次迎接的是不友善的目光。

但是让沈一贯疑惑的是,这些不友善的礼部官员却没有围上来,而是远远的盯着苏泽。

这个情况甚至出乎苏泽的意料。

其实苏泽不知道,礼部官员原本也是要用强烈的态度反对苏泽的,甚至他们还准备冲到苏泽府上去闹事。

但是当高拱将苏泽那一套“义利矛盾说”放出来之后,礼部上下开始研究这套理论。

他们想要从中找到漏洞,却发现苏泽的这套学说逻辑上相当完备。

不仅仅如此,有些人开始套用这套理论来分析具体问题,然后他们就发现这套理论出奇的好用。

文史社科专业没有理科的公式,但是也有方法论。

王阳明能开宗立派,就是一套“致良知”的方法论。

虽然这套方法论心学各派都没辩论明白,各有各的理解,但是“致良知,致圣贤”,这套方法论提出了所谓“修行”的方法。

而儒家的修行,莫过于入世解决实际问题了。

所以心学在迅速传播,无论是什么学派的儒生,都不介意用心学的方法论来修行一下。

而苏泽提出了另外一套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要比“致良知”这个抽象概念要好懂多了,又从“义利”这两个普通读书人都能理解的概念入手,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每一个人的看法不同,切入点不同,对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矛盾分析,甚至主次矛盾也会不同。

但这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苏泽真的弄出了一套实学方法论,而且这套方法论还真的和“实”相符,是一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到了这里,礼部已经顾不得憎恶苏泽了。

如果不能找出苏泽方法论中的破绽,那实学就要继心学之后,真正成为一门新的儒家学派了。

所以礼部官员虽然憎恶苏泽,却不敢上前和他公开辩论。

苏泽就这样,和沈一贯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礼部尚书殷士儋的公房前。

殷士儋也是儒学宗师,气度还是有的,直接让两人入内。

“下官拜见大宗伯!”

苏泽向殷士儋行礼,怎么感觉这位礼部尚书憔悴了很多?

殷士儋看了一眼苏泽,他憔悴自然是苏泽害的。

这些日子他都在钻研“义利矛盾论”,本来想要找出破绽写文章驳斥的,却发现这套方法论出奇的好用。

这自然让殷士儋更加难受了。

再套用苏泽一直以来的套路,他的奏疏,总能在一个“大义”的名义下,通过“利”来引诱所有人参与者,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也就是说,苏泽一直在用这套方法论来分析解决问题。

这不是更加验证了这套方法论的可靠吗?每月两疏,无事不允的含金量,朝中谁人不知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