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奏请开设国子监预科疏》

正月二十六日。

苏泽的奏疏引起朝野哗然,礼部的反对上书堆满了通政司的案头。

通政司经历官徐叔礼正在慢悠悠的整理这些奏疏,听到又有礼部官员来询问上书什么时候递送到内阁,徐叔礼慢悠悠的走到通政司前,按照之前杨思忠的说法,对着围在通政司前的礼部官员说道:

“递送奏疏乃是通政邮递司内部事务,诸君想要知道进度,就申请调来通政司吧。”

徐叔礼说完,礼官官员立刻炸开了锅!

他们群情激奋,几乎要闯入通政司,等到下面的官员将情况报告给杨思忠,杨思忠气的差点晕过去。

他喊来徐叔礼,严厉的问道:

“礼部群起上书,你为什么不立刻将奏疏送到本官面前?”

徐叔礼委屈的说道:

“今日奏疏太多,下官还没来得及整理。”

杨思忠只觉得心累,换做是徐叔礼的前任,肯定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他又严厉问道:

“就算是这样,为何要对司外官员那么说?”

徐叔礼更是委屈的说道:“这不是大银台教我的吗?”

“?”

徐叔礼认真说道:

“正月十五那天,下官来问大银台,大银台不是和我这么说的吗?”

杨思忠几乎要被徐叔礼气死,可这时候对徐叔礼发作也是于事无补,只好将他打发了。

再拖下去就连通政司也要被卷入进来,杨思忠命令人捧着奏疏,急匆匆向内阁而去。

等到隆庆皇帝看到如同小山一样的反对奏疏,也头疼起来。

殷士儋也是皇帝信重的大臣,皇帝就多次召见他入宫讲学,算是隆庆皇帝半个老师。

礼部这么反对,皇帝如果要强行支持,那免不了要被礼部官员记恨。

隆庆皇帝和他的父皇不同,生性不是一个爱折腾的。

被这帮大臣惦记上了,就和被苍蝇盯上一样,有个机会就会跳出来唱反调。

隆庆皇帝没有嘉靖和群臣斗法的精力,也没有严嵩这样能背锅镇压群臣的首辅,和外臣打口水仗,哪有在后宫有意思?

原本这事情也就这样了,皇帝会选择息事宁人,将苏泽的奏疏留中不发。

但是很快,通政使杨思忠又紧急送来一批奏疏。

杨思忠借此机会,直接向隆庆皇帝道:

“陛下,臣请辞官。”

隆庆皇帝大惊,连忙让人扶起杨思忠道:

“爱卿为何要辞官?”

杨思忠执掌通政司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的疏通下,整个大明的行政效率提升不少。

海外通政署的建设也卓有成效,地方通政经历司也带来了地方上的消息,让皇帝和朝廷能掌握更多的地方情况。

这样的大臣,隆庆皇帝是万万舍不得让他走的。

杨思忠则说道:

“陛下,礼部官员弹劾臣勾结苏泽,切断言路,臣只要请辞避嫌,以证清白。”

隆庆皇帝这才翻开那批新送来的奏疏,原来这堆都是弹劾杨思忠的。

这下子可把皇帝气的不轻。

说杨思忠阻断言路,那还真是冤枉他了。

这帮礼部官员当真是疯狗,他又好言安抚好了杨思忠,这才让杨思忠退下。

“将弹劾杨爱卿的奏疏全部驳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