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贯叹道:
“治安好转,是刑罪案件减少,京畿的匪盗也绝迹了。”
“但是偷窃、诈骗这类案子反而更多了,拐卖孩童的案子也比去年多了一倍。”
“这些贼人是趁着上元灯会的混乱下手,这才一下子丢了这么多孩童。”
苏泽问道:“那巡捕营怎么说?”
沈一贯说道:“巡捕营也没什么办法,昨天夜里那么混乱,贼人还在不在京师都不好说,能有什么办法。”
苏泽握紧拳头,这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京师的治安一直不好,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治安就没好过。
嘉靖年间,京郊就有土匪绑人,甚至有翰林出城办事被土匪撕票的。
可以说,在开设了巡捕修习班,又改革巡捕营之后的京师,治安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了。
随着京师的经济繁荣,刑事案件的比重降低,这是因为大家都忙着搞钱。
可有关钱的案子增多了,拐卖幼童这种案子往往都是钱有关,说不定已经形成产业。
一想到这里,苏泽更是义愤难平。
任何时代都有人渣,这样的案子竟然发生在自己眼前,一想到昨天夜里妻子抱着儿子站在自己身后,苏泽又是一阵后怕。
苏泽说道:“不行,我要上奏陛下,严查昨夜的案子!”
沈一贯连忙说道:
“子霖兄三思啊!”
“巡捕改制是你提议的,闹出这样案子,若是有人以此来攻击你,那才是得不偿失。”
“请有司给巡捕营压力,让他们限期破案就是了。”
苏泽却摇头说道:
“只靠巡捕营,想要侦破这样的大案何其难也,大概最后案子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被拐走的孩子就再也找不到了。”
苏泽说道:
“恶徒得手一次,日后必定更加猖狂,京师乃天子脚下,如果京师都不得安宁,这天下何处能安居?”
“苏某岂能因为自身的虚名,放任不管?”
沈一贯也明白苏泽的脾气,他也知道不用再劝,只好说道:
“子霖兄上奏前,还是让我和五门巡城御史说一下,让他们也跟着上一个请罪的奏疏。”
苏泽抽出奏疏,开始草拟奏疏。
《请饬整畿辅治安以靖民患而固国本疏》
苏泽首先说明治安的重要性道:
“治安乃生民之本,兴旺之基。”
“京师辐辏,商旅云集,实为天下财货所聚。然近岁贼盗猖獗,诈拐频生,乃至上元灯会一夜失幼童五十余口!”
“百姓惶惶,街市鼎沸。长此以往,非但民心溃散,更恐商贾裹足、货殖凋敝,有碍盛世之隆。”
苏泽提出了“重典肃奸”的主张。
“臣请三事:”
“一曰‘刑责从重’:凡拐卖妇幼、劫掠财货者,不分首从皆依《大明律》中‘采生折割’断罪,罪同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