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疏通举人铨政壅滞疏》

在学术上,殷士儋和赵贞吉都是心学一派的,和苏泽提倡的实学是有冲突的。

不过上次殷士儋能出任礼部尚书,也算是有苏泽的推动,所以殷士儋还算是客气的说道:

“苏翰林来我礼部,是有什么公干吗?”

苏泽说道:

“大宗伯,诸位大人,苏某这次来,是为了学政的事情。”

苏泽竟然如此直接,众官员也愣了一下。

这时候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

“学政本就是我礼部的事务,苏翰林这些日子要推动举人铨选,却独与吏部商议,岂不是看不起我们礼部?”

苏泽没有动怒,这名跳出来的官员帽子扣的大,其实是试探自己的态度。

甚至苏泽都懒得理他,直接对着殷士儋说道:

“大宗伯,苏某这次来,就是希望礼部支持苏某的奏议。”

这下子有些激怒了礼部官员,但是殷士儋制止了手下,而是问道:

“苏翰林是要支持由礼部铨选学政官?”

苏泽摇头说道:

“大宗伯明鉴,我朝归铨权于吏部,乃是为了官员升迁有序。若是将学政官归于礼部,日后迁转反受其累,难道是礼部愿意看到的?”

任何近现代政府体系,都会统一人事权。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如果单独将学政官员的任免交给礼部,那学政官员必然要独立于吏部的选官体系之外。

这样也是有碍学政官员发展的。

但是显然礼部并不吃苏泽这一套,而是对苏泽的回答十分不满。

殷士儋也皱眉。

他本以为苏泽是来求和的,但是看来他并不准备在学政官员任免权上让步。

殷士儋的语气冷下来说道:

“既然如此,苏翰林为何要来礼部?”

苏泽看了看众人,这才说道:

“苏某来,是为了学政的事情。”

“学政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学政官的事情。”

苏泽不再卖关子,而是说道:

“大宗伯,你知道高阁老和张阁老禁毁书院之议吧?”

殷士儋的眉头立刻皱起来。

禁毁书院,这是嘉隆万时期发生的,朝廷禁止书院运动,而且这场运动发生了多次。

嘉靖十六年,御史游居敬上疏斥责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请求皇帝“戒谕以正人心”。

嘉靖一方面慰留湛若水,一方面则令所司毁其书院。

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吏部尚书许讚,以官学不修,多建书院“聚生徒,供亿科扰”,耗财扰民为借口,上奏嘉靖。

嘉靖“即命内外严加禁约,毁其书院”,“申毁天下书院”。

这两次禁毁书院是由于当时在朝执政的人,有许多是反对王阳明、湛若水的学者,他们对于王、湛的广建书院,聚徒讲学,妄加罪名,实是为了在政治上和学术上进行压制。

以“官学不修,别立书院”,“动费万金,供亿科扰”为借口,禁毁所有书院。但书院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声望很高,禁是禁不住的。

不仅如此,官方越禁,民间越办,所以明代书院,不仅以嘉靖年间为最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嘉靖十六年、十七年之后兴办的。

而隆庆皇帝执政以来,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也是坚定的“反书院派”。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