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选官大计

“子霖兄,你如果肯出手可就太好了!”

“候缺挤压,可是师相和吏部一直头疼的事情,若是子霖兄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一定附署赞同!”

苏泽看向张四维,看来他是真心高兴的样子,看样子选郎这个差事虽然风光,但也着实难做。

苏泽问道:

“为何会积压这么多人?”

张四维说道:

“还要从先帝朝说起,东南抗倭最难的几年,朝廷财政难以为继,严嵩搞了捐纳例监来筹措军费,仅仅漳州一地,当地海商家族就捐了上百个例监生,他们也是和举人一样候缺的。”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因为抗倭战争时期的财政困难,朝廷拿出了传统敛财手段“卖官鬻爵”。

嘉靖皇帝还算是克制,卖的是等同于举人的“例捐”资格,没有直接把官位拿出来卖。

但是这些人本身就是捐钱得到的资格,没有继续科举的想法,只想要尽快做官,他们积压下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张四维又说道:

“国朝科举的人数也在增长,积累的举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举人也有不少放弃贡试,来吏部候缺的。”

“说起来也有子霖兄一份‘功劳’,顺天府和山西实行吏科试后,不少举人也怕本省执行吏科试,断了举人为官的路子,纷纷来京候缺。”

苏泽问道:“那朝廷没有想办法疏通举人候缺淤塞的问题吗?”

张四维说道:

“当然有,宣大总督王崇古在陛下继位之初就上书,‘举人愿赴三边者免候即用’,陛下朱批御准,但是至今仅有三十七人赴任。”

“云贵广西有瘴疠缺,不要候缺也能就任,但是也应者寥寥。”

“但是南直隶的缺官,每次都有千人竞争候缺。”

果然,人心是最难的。

苏泽想到前世看穿越小说,总会有号召移民开拓,就仿佛一道政令下来,百姓就像是游戏里的移民一样,自动前往需要开发的地区。

实际上历史上每次大移民,都伴随着无数的血泪,都是尸骨铺成的移民之路。

不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谁也不会离开故土。

别说是百姓了,就是让人去千里之外当官,都是不愿意的。

李文全在澎湖殖拓,海峡对面就是全中国最喜欢远行的福建人,汉人殖拓团的规模也才不到一个县。

其中主要劳动力,还是买来的南洋土人。

所以每次李文全给太子写信,都会抱怨澎湖缺人的问题。

张四维向苏泽问道:

“子霖兄,官路淤塞,是吏部长久以来的难题,是师相的心腹大患。”

“如果你有好办法,可一定要向朝廷进言。”

“如若可行,吏部文选司上下一定全力推进!”

苏泽看向张四维,见他言语之间带着真诚。

张四维果然是聪明人,如果苏泽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收益的肯定他这个文选司选郎。

苏泽内心也算有了一些想法,他对着张四维说道:

“子维兄,等我将奏疏写出来,再请你参详看看。”

张四维大喜道:

“那我文选司上下,就等着子霖兄的好消息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