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选官大计

苏泽来到了吏部文选清吏司。

和上次一样,作为大明最核心的衙门,整个文选清吏司有着不同于其他衙门的庄严氛围。

这里可以决定无数官员的命运,多少人在文选清吏司前守着,等待候选结果。

文选清吏司前有一个铜壶滴漏,作为整个京师最重要的选人机构,文选司寅时六刻(早上五点三十),书吏就要上衙办公了。

文选司的职能有五。

分别是“开列题缺”,四品以下官缺提名(除科道官)。

“考功核资”,审三年考满“八法”评语,决定官员的考评。

“班次排序”,定候补官“资深顺序”,也就是候选官员的资格先后。

“领凭赴任”,签发赴任文凭以及勘合路引。

最后是“丁忧起复”,核丧假守制年限,丁忧完毕的官员也要来文选司候选新职。

文选司的职责,就在“缺”和“选”上。

所谓“缺”,就是统计出缺的岗位。

每个月的五号,吏部会统计全国出缺的职位,列出一份《阙册》,张贴在文选司外的白墙上。

等待缺选的候补官员,就会向文选司递上自己的档案。

文选司则会审查资历,提名候选名单,然后由选郎张四维在吏部进行部议。

吏部尚书高拱点头后,由吏部上题本送到内阁,票拟后送入宫中,在每个月二十五日前完成批红。

这份皇帝批红的最后名单,也叫做“堂单”,会在月底前张贴出来。

选上的官员就会向吏部领取相关的凭证勘合,前往就职的地方。

从这里可以看出吏部文选司工作的重要性了。

无论是“缺”还是“选”,吏部文选司都掌握了大明帝国用人的第一手信息,这其中渔利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审核考功资格的时候,文选司的书吏就有“冒功”、“洗脚色”、“买资深”等多种手段,帮着出钱的官员提早获得职位。

“冒功”就是虚列功劳,官员档案也存放在吏部,这些书吏只要勾结负责人事档案的书吏,就可以凭空给侯缺官员增加功劳。

“洗脚色”就是篡改履历,一些职位对年龄出身有限制,大明还要求官员回避原籍,书吏可以帮着篡改档案,让官员符合出缺的职位。

最后还是有一招是“买资深”。

因为候补官员太多,总要有一个先后顺序,所以每一个官员开始候补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个“空年资历”。

空年资历越长,就说明等待官职的时间越长,那在选官的时候就能排在前列。

只要买通书吏,再和这些老官谈妥了,也可以从他们手里买下空年资历,就能排进候选序列的前列。

所以文选清吏司的吏员也一个个鼻孔朝天,就是那些因为丁忧候缺的高官,也要对这些吏员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怠慢。

就算是本朝吏治要比先帝朝好了不少,吏部也被高拱多次整治,科道言官也死死盯着文选司,但这些吏员依然手握巨大权力。

他们就算是不能帮着舞弊,想要整治一些官员,故意不让他们上候选名单也是很容易的。

而文选司外,也有不少候缺官员经常过来打探消息。

不过能在文选司当吏员,自然也是有眼头见识的,见到苏泽气质不凡,又穿着五品官袍,倒是也没有人为难苏泽。

等拿到苏泽的拜帖,吏员知道眼前的是名满京师的苏翰林后,更是一溜小跑向张四维通报。

不一会儿,张四维就亲自来文选司门前,迎接苏泽进去。

文选司外立刻炸开锅。

“刚刚是谁啊?正五品也能让选郎亲自迎接?我在文选司前守了三个月,就见了张选郎一次。”

“那位大人你都不认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