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礼部辩礼

紧接著殷士儋又说道:

“近些年来,世风日糜,常有僧道不尊戒律,有伤风化者,民间也淫祀並起,还有煽动叛乱的白莲斗教作祟。”

“沿海地区,还有西洋妖教以布施之名,招徠信眾。”

“內阁也有心整顿,祠祭清吏司也要多多用心才是。”

这下子祠祭清吏司也面露喜色。

这些都是他们的职权范围,这也是能树立礼部威信的工作。

最后殷士儋又说道:

“正如本官所说的,將朝贡事务交给鸿臚寺,並非就要放弃礼部的事务。”

“主客清吏司还要继续存在,而且要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下子主客清吏司的官员看向殷士儋,自己的职能都划出去了,还怎么给朝廷效力?

殷士儋说道:

“鸿臚寺掌外『务』,我礼部主客司则掌贡『礼』。”

“主客司职在严中外名分,正贡期仪注,维『天朝—属藩』礼序。”

一部分聪明的官员已经明白了殷士儋的意思。

也就是说,鸿臚寺作为外交事务的执行部门,但是礼部依然作为外交政策的制定部门。

按照这个说法,日后各藩属国在大明朝廷体系內的地位,各朝贡国能够享受的待遇,以及大明整体的对外政策,依然是礼部的职权范围,因为这不是“务”而是“礼”。

这恰恰是礼部最擅长的部分。

经过这样一番话,眾人对殷士儋再没有疑问。

不愧是儒学宗师啊!几句话给礼部指明了方向。

最关键的是,殷士儋的这些提议有理有据,也都得到了內阁的赞同。

礼部在“大爭之世”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最终在场的礼部堂上官赞同殷士儋的意见,尽力说服其他礼部官员放弃上书,將外交宗藩的事务移交给鸿臚寺。

——

【首辅李春芳说服了礼部侍郎殷士儋,殷士儋赞同你的奏疏,並舌战礼部获得了礼部的支持,不再反对移交外交朝贡事务给鸿臚寺。】

【礼部官员的反对声浪减轻,內阁再次上书支持你的奏疏。】

【隆庆皇帝硃批通过了你的奏疏。】

【王世贞出任改革后的鸿臚寺卿,他在任期间,通过个人在草原、朝鲜、安南等地区的威望,获得了巨大的外交成果,给大明缔造了安稳的发展局势。】

【国祚+1。】

【威望+300。】

【剩余威望: 。】

十月五日,王世贞带领使团返回京师。

这次妥善处理草原问题,隆庆皇帝派遣阁部重臣出城迎接使团。

由內阁首辅李春芳,对王世贞宣读了皇帝的圣旨。

鸿臚寺卿升为从三品,和通政使並列,成为大九卿衙门。

礼部原本的朝贡外交事务,转由鸿臚寺负责。

鸿臚寺下,又分设两司,分別为路贡清吏司和海贡清吏司。

和大明路上接壤的藩属国,朝鲜、草原、乌思藏、安南等地区,相关事务由路贡司负责,沈一贯调任主司,担任正五品的郎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