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议查楚藩承袭疏》

李芳说道:

“此乃天子家务,仆臣不敢多言。”

隆庆皇帝皱眉,显然对李芳的说法并不满意。

李芳的回答不满意,冯保说道:

“楚宗案情复杂,请陛下派遣锦衣卫随使楚,这样也能方便宫内掌握消息。”

听到冯保的话,隆庆皇帝的脸色舒展开。

隆庆皇帝登基多年了,外朝文官对宗藩什么态度,皇帝自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皇帝同样也害怕大臣陷害宗藩,派遣锦衣卫随使团一起查探案件,自然是为了不被蒙蔽。

当然,隆庆皇帝还是更信任文官系统一些,他又说道:

“正使还是要礼部出人,礼部侍郎殷士儋为勘楚正使,随使沈藻,还有那个狄许。”

“随使锦衣卫只有旁听之权,不得干涉使团办案。”

“仆臣领旨!”

——

次日,当沈藻接到圣旨,知道自己被塞入了勘楚使团的时候,他立刻冲去找苏泽。

沈藻和王任重一同出任缉私御史,两人在任上做的不错,特别有效的打击了盗版《西游记》产业,几乎将盗版《西游记》驱逐出了京师书市。

两人任期还没考满,就接到了升迁的通知。

两人同时被提名出任五门巡城御史,但是王任重更年长一些,也比沈藻的科举名次高,所以被选为外门巡城御史。

不过沈藻也没有继续留任,而是重新回到都察院,担任湖广监察御史。

这对于沈藻自然是不小的升迁。

在缉私御史之前,沈藻不过是监察御史里行,没有单独弹劾的权力。

缉私御史虽然官职等同于监察御史,但是只负责京师的版权事务,业务狭窄。

都察院系统和别的系统不太一样,官品高低并不能决定一切。

就算是都察院的主官都御史,也无法干涉监察御史使用监察权。

一名资深御史在院内的话语权,甚至要比外任的佥都御史还大。

所以能尽早返回都察院熬年资,才是沈藻职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可没想到,刚刚回都察院,沈藻就接了这么一个“大活儿”,得知是苏泽推荐他后,沈藻自然是十分激动!

对于一名御史来说,办过的案子就是最重要的“资历”。

楚宗案涉及楚藩,又是朝野关注的大案,参与这个案子,无疑会给沈藻一笔巨大的“资历”。

沈藻自然要急着找苏泽。

“一清(沈藻字)兄,陛下要的是楚宗案的真相,你到了武昌好好查案就是了。”

“那阁老们?”

“高阁老,张阁老都赞同清查楚宗案,但是赵阁老有些犹豫,主要是礼部有点异议。”

这下子沈藻明白了。

礼部一般都是“保藩派”,他们虽然也不喜欢藩王,但是宗藩体系是“祖宗之法”的一部分,礼部自然要尽力维护。

而使团正使是礼部侍郎殷士儋,那就说明使团内部也有调查阻力。

“一清兄可以多听听狄主事的意见。”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