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贞吉则是喜忧参半,开征商税他们自然是愿意的,但是作为比较保守的士大夫,赵贞吉又不知道大明朝堂会驶向何方。
而雷礼虽然不负责其他事务,但是开征商税后,朝廷财政富余,那就有钱可以修造河工了。
高拱说道:
“诸位阁老,就请一起进宫,向陛下进呈请愿书吧。”
——
报馆。
这些日子,苏泽忙着在上海开办南部分社的事情,所以向东宫告假,最近几天都在报馆办公。
他看着系统结算报告。
【《请扩围吏科试并新吏改革疏》通过,山西举行吏科试,开征商税。】
【山西工商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煤矿、毛纺、草原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山西的产业结构,山西经济迅速发展。】
【山西银行业发展,也让山西成为北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国祚+2。】
【威望+300。】
【剩余威望: 。】
看来这方时空是不会出现山河四省了,山西要成为先发展的省份了。
苏泽刚刚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又掏出了一份名单。
这份名单是通政司送来的,没头没尾,送来的小吏也什么话都没说。
但是看了这份名单,苏泽就知道,这些都是前些日子反对自己的官员。
这份名单是谁送来的一目了然,这显然是一笔政治投资。
就在苏泽刚刚将名单收好,沈一贯就冲进了报馆。
“子霖兄!山西商人请愿开征商税,陛下已经准了在山西省举办吏科试,开征商税了!”
沈一贯冲进了报馆,看到苏泽淡定的样子,沈一贯恍然道:
“我也是真傻,子霖兄肯定早就做了布置。”
苏泽一脸的无奈,这两天他已经给不知道多少人解释过了,大同范氏所上的请愿书,不是自己谋划的。
但是再怎么解释也没用,苏泽也懒得再多做解释了。
况且严格的来说,自己也算是了 “间接”促成了这件事。
苏泽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系统只扣 ,山西商人这件事肯定是策划很久了,正好在自己的上书的时候,范氏也趁机上书了。
但是在沈一贯看来,苏泽这是默认了都是他的布局。
沈一贯也不再多问,而是说道:
“商人公忠体国,也知道明商人之德,为国分忧。陛下很满意,赐予大同范氏皇商身份,又给联名上书的十三家商社,发放了往来草原贸易的敕书。”
俺答封贡后,蒙古商人可以前往马市做生意。
同时大明还有一种敕书,敕书是由大明和俺达汗共同认可的一种文书,获得敕书的大明和蒙古商人,可以手持敕书往来国境做生意。
以往大同范氏手上也有几份敕书,但是这些敕书都是费重金,从皇商和山西宗王手里租下的。
隆庆皇帝确实是一位大方的皇帝,这次的政治投资立刻给大同范氏带来了政治回报,皇商身份和敕书,这都是范氏梦寐以求的东西。
“陛下还破格委任了房山县令林秉正为山西提学,负责山西吏科试的事情。”
提学是大明地方上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主要负责各级府学、县学的管理,负责督查地方上的科举,是个可大可小的官儿。
提学没有品级,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办公的衙门,除了南直隶这样的教育大省,北方省份也经常空缺。
隆庆皇帝给林秉正升官,他这个山西提学和以往的提学也不一样了,成了具体吏科试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