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附议辽督并请设通辽棱堡疏》

看完这个模拟,苏泽都有些无语。

皇帝您怂什么啊!

内阁不都支持您了!

竟然能被言官喷到收回成命,苏泽只能感慨隆庆皇帝还真是怕事!

阁老都撑您了,陛下何故先降?

苏泽无语,算了算了,就当这 。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 。】

——

隆庆皇帝强行通过了苏泽的奏疏,外朝言官这次是气坏了。

这一次他们弹劾的目标,从谭纶和苏泽,逐渐上升到内阁三位阁臣头上。

而苏泽又是一封《请再办上元灯会普天同贺疏》,再次点燃了言官的怒火,他们将这封奏疏看做苏泽的挑衅,局势演变到快要左顺门叩阙的地步。

就在这个时候,乞休在家的李春芳出手了。

首先是内阁拿出考成法,敲打了一下叫嚣厉害的六科给事中。

紧接着内阁会同吏部,迅速票拟出一批新的巡边清军御史人选,将都察院中的御史委派到边疆。

东胜卫大捷,以及谭纶所倡议的重修边墙,这些事情都需要御史监督,你们不是反对吗?那就好好监工去!

李春芳还要求这些御史立下考簿,到了地方上一定要查补问题,完成任务才能归朝。

苏泽也只能说李春芳这一手确实厉害。

大明边疆的问题太多了,吃空饷、侵占军屯、冒功,这些都是惯常操作,边疆的工程也都是贪腐重灾区,都察院派遣巡边清军御史,就是为了督查这些问题的。

你们不是在朝堂反对吗?那就到地方去好好做事督导去!

李春芳这一套组合拳,直接拆掉了六科都察院的领头者,剩下的言官见到首辅的雷霆手段,也不敢再乱动了。

紧接着李春芳又从翰林院的资料中,翻出了历史文档。

大明上元灯会始于成祖朱棣时期,永乐七年,成祖朱棣下令午门外设灯山,赐宴百官并特许百姓观灯十日。

灯会既然是祖制,成祖后的皇帝也多有操办,但是先皇“怜惜”百姓疾苦停办。

所以李春芳认为,还是以去年的旧例,外廷张罗灯会的操办事项,但是灯会的钱由内帑出。

隆庆皇帝欣然接受,当场就拨下了内帑银元,操办这次的上元灯会。

同时隆庆皇帝又给京师百官私人发奖金,在京五品以下官员赐银元五枚,五品及以上赐银元十枚,太监宫女匠人也都有黄铜币赏赐。

这套组合拳下来,十一月终于平安渡过。

谭纶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的奏疏得到批准,还额外获得一座通辽棱堡。

忧的是归程的路上,多了好几个清军巡边御史同行,这帮御史咬牙切齿的看着谭纶,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当然更不好过的是李成梁,他被打了板子,又被褫夺了武将身份,回程连驿站都用不了。

他那些个闹事的女真“义子”,东厂和巡捕营就没那么客气了,估计这辈子是回不去辽阳了。

李成梁只能由剩下几个义子推车板车,沿途投宿民驿返回辽阳。

谭纶也当李成梁咎由自取,他早就告诫李成梁要约束手下女真人,李成梁都当做耳旁风,这次吃了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总比日后惹下大错好。

谭纶倒是也不担心,李成梁虽然被撤职,但是他部曲亲兵还在。

建州女真的叛乱首领王杲还在逃,正好让李成梁返回辽阳去戴罪立功。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