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万骑叩边!

大佬们继续议事,兵部侍郎曹邦辅则带着苏泽来到角落说道:

“东胜卫军情。”

果不其然。

苏泽不敢打扰大佬们议事,低声问道:

“是俺答哪一部入寇?黄台吉部?还是东蒙诸部?”

曹邦辅说道:

“都不是,是套虏兀慎部。”

苏泽一想,这个结果也是不出所料。

兀慎部是原本盘踞在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算是俺答部的附庸。

接羔期搜套,戚继光大破兀慎部,兀慎部退回到河套以北。

草原上的土地本来就是紧张的,要不然兀慎部也不会冒险侵入河套放牧,这些套虏本身就是被残酷的草原“挤”到河套地区的。

虽然俺答汗接纳了他们,但是草原残酷的竞争,让兀慎部的日子很难熬。

当然,更难熬的事情是,马上要到冬天了。

草原的冬季是十分残酷的,如果没有物资过冬,兀慎部要比被戚继光攻打时候死更多的人。

所以在俺答上层明里暗里的暗示下,兀慎部做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兀慎部被当做试探大明军事实力的炮灰,在入冬前推到了东胜卫之前。

真是好算计啊!

苏泽也承认,俺达汗虽然已经老了,但是权术手段已经到了巅峰造极的境界。

好消息就是俺达汗已经老了。

他的继承人黄台吉明显没有父汗的手段,他甚至都看不清俺达汗的布置。

恐怕唯一能够理解俺达汗的,就是那位三娘子了。

兀慎部能打赢自然好,俺答部就会撕毁和大明的和平协议,摧毁东胜卫棱堡,拔掉这根钉进草原的钉子。

如果打输了,俺答部就会将责任扣在兀慎部独走上,兀慎部和戚继光有仇,俺达汗也控制不住他们。

“少司马,前线情况如何?”

曹邦辅说道:

“兀慎部纠集了套虏五万,当然这个数字是有水分的,但是万骑有的。”

万骑,也难怪大明这么紧张。

大明对于俺答部的估算就是“控弦之士十八万。”

这和草原巅峰时期不能比,甚至连瓦剌时期都比不了。

嘉靖年间北方气候急剧变化,草原连续多年发生白灾,阴山以北的自然环境已经恶劣到游牧民族都无法生存的地步。

苏泽其实也明白,俺答部更需要大明,这也是为什么俺达汗一直谋求封贡的原因。

草原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了,只有和中原形成经济互补,才能让草原人口活下来。

俺达汗明白这个道理,大明的阁老们也明白。

如今双方的争议,就是这个关系的主动权。

是大明羁縻控制草原,还是草原用武力威胁大明开贡,这其中的差别就大了。

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苏泽也放弃了幻想,草原上不见血,是不可能认输的,就是俺达汗再有政治智慧,也无法抵抗传统。

所以俺答汗选择了让兀慎部来送死。

这时候,一名传令的士兵举着军情急报送入节堂。

四辅赵贞吉亲自宣读了军情:

戚继光的游骑已经在兔毛川附近发现了蒙古人的游骑,戚继光亲自带领车营驻扎大同右卫,五座东胜棱堡也已经准备就位。

苏泽扫视一圈,大同已经备战一年多了,四位阁老的表情轻松。

接下来就要看棱堡显威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