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户部红人苏子霖

而茶马贸易也面临茶叶受潮的问题。

苏泽立刻说道:

“谢司度,这红茶之法我已经进献给太子,太子仁德,我这就请求太子,将红茶之法赐予川滇茶人。”

苏泽都快忘记了,后世耐储茶叶的两个分支,一个是福建红茶,另外一个就是云南的普洱了。

而普洱茶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边销茶,也和红茶一样是为了长久运输保存,才形成的发酵工艺。

苏泽不记得普洱的制作工艺,但是后世也有滇红茶,反正只要能长期储存就行了。

谢旭对苏泽千恩万谢,就在两人交谈完毕,又有清吏司主司想要上来和苏泽搭话的时候,门外的差人喊道:

“张阁老到!”

听到这声,原本准备上来和苏泽交谈的清吏司主司回到原位,接着在年资最长的谢旭带领下,在节用堂列队迎接张居正。

只见张居正身穿崭新的官袍,迈步走进节用堂,他身后半步跟着户部侍郎张守直,再往后就是照磨所负责记录的官员。

众人向张居正行礼,张居正答礼完毕后,直接在节用堂主座坐下。

张居正不喜欢虚礼,让众人坐下后,直接开口进入正题。

“今日十三司共议,是奉陛下旨意,议一议锦衣卫镇抚司印钱的事情。”

众人的目光又落在苏泽头上,这事情又是苏泽搞出来的。

张居正接着说道:

“这印钱怎么征,苏泽在奏疏中已经说了很清楚了,镇抚司那边也没有异议。”

“这笔钱比照金银,直接入陛下的内帑,这也是阁部都议定的事情。”

对于阁部来说,如果能摆脱锦衣卫这个历史包袱,他们自然也不介意增加内帑的税基。

反正无论是房产土地的交易,还是大额民间钱贷,这些都收不到穷鬼头上,阁部也没有道德上的压力。

这也符合张居正“开源”的财政理念,国家又不是没钱,只要不向穷鬼征税,都是有利于朝廷的。

而对于交易双方来说,一张红契等于有了官府背书,日后用来打官司也方便得多,就算是多交点税,总比以后产权纠纷扯皮强。

张居正转而说道: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锦衣卫这笔钱要不要经手户部。”

说到这个问题,众人都严肃起来。

苏泽明白,这是个财政纪律问题。

金银也是直接入皇帝的内帑,但是金银是要通过户部的,也就是说户部是对金银的征收、结转都是有帐的。

虽然户部管不了皇帝的内帑,但是大概也能知道金银的结余情况。

外朝对金银是有账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皇帝向外朝哭穷的时候,外朝也能知道皇帝账,在财政上规劝皇帝。

此外金银是经手户部,也就是通过外朝这个系统来征收的。

每年的征收指标会经过户部分拆到各个清吏司,再分到各府县,各府县完成征收再上报户部。

征税的过程都是正经官员来做的。

大明官员的操守不一,但是毕竟外朝有一套体系,考核、言官、按察使司衙门一层一级下来,想要乱征肯定是不行的。

果然,在谈到这个问题后,兼管金银征收的浙江清吏司主司丁靖轩立刻说道:

“阁老,下官以为印钱应该仿照金银旧例,也从户部的公账上走,征毕再解送内承运库,不可再倒节慎库覆辙!”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