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棱堡和火炮

李春芳点点头说道:

“雷尚书,那就请工部配合苏子霖,建造他说的铁炉。”

雷礼亲热地对苏泽说道:

“苏翰林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来工部就行了,傅顺和万敬,你们都要听从苏翰林的吩咐。”

傅顺和万敬连忙应了下来。

——

堂对结束之后,已经到了下衙的时间,苏泽干脆直接返回家中,刚到门口就见到了等待自己回家的妻子。

苏泽心中一暖,成婚之后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对这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看到丈夫要去书房,赵令娴也没有打扰,而是亲自送上了熬好的羹汤,给苏泽先垫垫肚子。

等坐在书桌前,苏泽打开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今日堂对的结果,都在苏泽的预料之中。

——【模拟开始】——

一天后,《请修棱堡复设东胜卫疏》送到内阁,内阁召集堂对,请宿主解释棱堡的作用。

工部官员提出火炮运输的问题,有关棱堡的建设计划被留中。

——【模拟结束】——

【是否费 ?】

【剩余威望: 。】

其实苏泽大可以选择等到威望值足够再执行。

但是苏泽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使用威望点强制执行。

因为自从这个结果上看,朝廷不愿意建设棱堡,不是因为棱堡不好,而是认为将火炮运输到棱堡的耗资太大。

说白了,这是个成本问题。

所以苏泽与其费这宝贵的五百点威望值,还不如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而苏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改进冶铁和铸炮技术。

不是说北铁没办法铸炮吗?那只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修建棱堡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苏泽不相信满朝诸公看不到棱堡的好处。

而且改进冶铁技术,也能减轻火炮的重量。

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明清铸造的火炮,都要比西方笨重。

这其实是冶铁技术的落后,导致明清火炮需要更厚的膛壁,才能避免火炮炸膛。

所以苏泽一直都在设计新的炼铁炉。

而这一次的堂对,也是苏泽故意引导到了铸炮问题上,然后当着四位阁老的面立下赌约。

这才有了李春芳让工部配合自己铸炮的事情。

苏泽嘴角露出笑容,如果这种新式冶铁炉能成,那解决的不仅仅是铸炮的问题,而是真正有机会让大明走入工业化。

钢铁是工业时代的骨架。

——

次日,苏泽直接来到工部。

万敬和傅顺拿着苏泽的铁炉设计图。

傅顺是纯粹的土木人,他从施工角度出发说道:

“耐火铁炉倒是不难砌,但是这个顶要怎么做?还有这个风箱?”

万敬则要比傅顺有文化多了,他看了苏泽的设计图,疑惑的问道:

“苏翰林,这难道是炒钢法?”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