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系统的新用法

也对,天文历法象征天命,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下达天文禁令了。

钦天监是皇帝的家臣,主编历法这样的事情,皇帝还是不放心交给黄骥这样的“外人”。

而系统模拟的结果,也是大明朝特有的戏码。

事情做好了,却因为政治问题而搁置,白白错失了最好的时机。

苏泽还是果断的选了“是”,保证完全彻底的通过自己的奏疏,由黄骥领导这次四海测验和历法编订工作,不能让钦天监捣乱!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 。】

这下安心了,这时候赵令娴红着脸爬起床,又亲自端上早饭,最后帮苏泽穿上官袍,将他送出家门。

赵令娴脸颊通红,自己婚后日益慵懒了。

可自己晚起,不也是昨日相公折腾的原因?

想到这里,赵令娴的脸更红了,她决定振作起来,好好管一管家里的账目。

——

这一次苏泽的上疏,倒是在皇帝和群臣的意料之中。

重订历法本来就是提了很久的事情,以前没办成是技术上没条件,找不到能修订历法的人。

现在既然有了合适的人选,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通政使李一元也松了口气,四海测验在朝廷中没有什么反对声,唯一反对的就是钦天监,但是钦天监的意见不重要。

内阁也是同样的意见,甚至急性子的高拱还在票拟上写,请朝廷尽快派出观测队伍,早日完成四海测验,重订历法。

不过这道奏疏送到了宫里,当隆庆皇帝拿起奏疏的时候,却又犹豫起来。

他对着李芳说道:

“召黄骥来。”

李芳知道皇帝关注历法的事情,连忙亲自来到詹事府,不一会儿黄骥就被带到了皇帝面前。

隆庆皇帝看着身上满是绷带的黄骥,语气温和的说道:

“黄爱卿,朕以前还不知道你精通天文数算。”

黄骥已经提前得到了苏泽的口信,面对皇帝的时候如实回答所有问题就行了。

于是黄骥老老实实的说道:

“臣的天文术数,一半是从苏翰林那边学来的。”

“苏泽?”

隆庆皇帝笑道:

“昨日朕问他,他还说自己不通天文历法,难道昨天他是在欺君?”

黄骥是个老实人,他连忙说道:

“陛下,苏翰林不懂天文,他教导臣的是数算之道。”

接着黄骥将苏泽的“三角法”说了一遍,皇帝听得云里雾里,只知道这是根据边角求其他边角的数学方法。

黄骥还说道:

“苏翰林还请工部,给臣造了一台赤道经纬仪,此物和浑天仪差不多,但是多了一个窥筒。”

“窥筒?”

黄骥说道:

“就是望远镜,只是比军用的看得更远,用窥筒测算,要比肉眼观测准很多。”

黄骥想了想,又说道:

“苏翰林还说,如果继续研究下去,还能研究出反射望远镜,那就能看得更远,甚至能让月亮成象于眼前。”

隆庆皇帝自然知道望远镜,但是没想到军用的望远镜,还能用在观星上。

是啊,既然能用来观敌,也能用来观星。

可是满朝文武,知道望远镜的人不少,但是只有苏泽一个人能想到用在观星上。

难道这就是高拱所说的实学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