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九卿共议

成祖朱棣又裁撤,成化年又复设裁撤。

甚至在嘉靖年间也议过一次复设,但是群臣反对声浪太大没能实行。

眼看着局势有些失控,高拱喊道:

“肃静!”

“一个个讲,本官先说。”

首辅请假,次辅就是在场职位最大的,高拱又是吏部尚书,立刻镇住了场子。

他说道:

“本官赞同王戚的奏疏,诚如板升城屯聚,套虏东连俺答,每岁秋高并力入寇,九边震动,此诚腹心之患,复设东胜卫可阻敌于外。”

“复设东胜,也是归附祖宗旧制。”

高拱在政治上表态,又拿出祖宗之法,算是定了调子。

接下来三辅张居正发言。

他说道:

“复设东胜所耗几何,王戚二人奏疏都没提,还要请兵部详勘,会同户部再议。”

张居正的态度中立,意思就是算成本账,如果成本过高他就不支持,如果成本可行户部就没意见。

苏泽微微点头,看来上次的教训后,这次张居正对军务谨慎很多。

然后就是四辅赵贞吉发言了。

他从军事上分析说道:

“俺答入寇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御河进攻大同,一条是从东套进入兔毛川。”

“世宗朝庚戌之变的时候,俺答就是两路并发,从兔毛川突入大同右卫,最后驰马到京师城下的。”

“太祖设置东胜卫,就是为了扼守兔毛川,若东胜卫复设,则京畿再无入寇之危。”

苏泽暗暗的给赵贞吉竖大拇指了,赵阁老就是专业,军事上的理由十分充分!

三位阁老表态,接下来六部尚书也开始表态。

但是尚书们就保守多了,他们基本上都是探讨东胜卫的可行性和维护成本,以及可能会刺激俺答,引发边境冲突的角度来谈。

然后就是六部侍郎和大小九卿们的发言,他们就是反对居多了。

这时候基本上都是大调子了,什么复设东胜卫劳民伤财,又将东套土地占领无用,还要从山西运送军粮补给。

什么“衅边求功”之类的帽子也给王崇古戚继光扣上。

果然和苏泽所料,局势进一步的失控,九卿你言我一语,可把司礼监两位秉笔给害苦了。

冯保和陈洪笔走龙蛇,记录得纸笔都要冒烟了。

眼看着这场会议没办法达成共识,高拱只好站出来结束了会议。

看着身心俱疲的众人,苏泽这才明白为什么要开小会决定大事。

任何事情如果搞成大会,最后都会变成这个样子。

冯保和陈洪率先离开,他们要将会议结果禀告给皇帝。

阁老和尚书们也依次离开,众人离开后,苏泽微微一笑。

次日,通政使李一元刚刚到衙,就看到了苏泽的奏疏,他这才想起苏泽这个月刚上一疏。

李一元握紧拳头,你不是马上就要成婚了吗?

咦?《请接羔搜套疏》?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