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破译《营造法式》

能重新建立“法式”,日后再进行这类的工程,好歹有一笔明白账,一笔所有人都能算得清的帐。

这才是重刊《营造法式》最大的价值!

这些价值,自己能看到,皇帝和内阁也能看到,百官也都能看到。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雷礼真的能用这个办法破解《营造法式》,那谁还能说实学无用?

其实梁思成破译《营造法式》的方法,也是受到了父亲梁启超的影响,而梁启超本人,也是考据学派的权威。

而最后一点,《营造法式》是一本放在苏泽穿越前都不过时的书。

《营造法式》除了以上内容之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标准木构件”的说法。

所谓标准木构件,就是将建筑上需要的构建都标准化,任何一座建筑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是这些“标准木构件”的排列组合。

这就类似于前世某个玩具的标准件,在建造建筑的时候,工坊只需要下单建造标准件就可以了,现场工地只需要对标准件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直接在工地安装。

这种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这也让一项工程的木构件生产、现场安装可以同步进行,或者批量化的生产建造相同的建筑。

这种思路,甚至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比如标准化零件,生产更标准化的火炮和鸟铳,建造更标准化的海船。

而这些才是《营造法式》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

隆庆三年,二月七日。

蓟县就在京师附近,独乐寺是一座古代寺院,在当地颇有名气,周围百姓都说这里求子灵验。

但就算是当地人,也说不清这座寺院的年代。

经历过几次战乱,这座寺院建造之处是禅寺,后来又成了律宗,如今又是流行的五台宗,这座寺院的和尚都换了几批了,就是寺院的主持方丈,也都说不清寺院的历史。

也有文人墨客来这里参观,说这里是唐代安禄山起兵誓师的地方,但是寺院的碑文早已经磨灭在历史长河中,当地人也当做趣闻奇谈,没人将这件事当真。

但是今天的独乐寺突然热闹起来,一群身穿官袍的人冲进了独乐寺,为首的是一名身穿朱红色官袍的大员。

独乐寺方丈华严和尚倒是淡定,独乐寺也曾经辉煌过,还曾经帮助前朝阁老的儿子严世蕃求子,应验后严世蕃还请他父亲,内阁首辅严嵩亲自提写了匾额,如今就挂在寺院正门上。

大明的僧道和官员联系紧密,独乐寺也是京师附近的名寺,也常有官员来拜访。

只是严嵩倒台后,独乐寺也连带着犯了些忌讳,京师的达官贵人不太来了。

华严和尚倒是宽心,大明政坛起起伏伏,日后说不定还能给严阁老翻案,所以他也懒得将那块严嵩题字的匾额换下。

华严和尚也看出为首那个精瘦老者身份尊贵,他以为这老者是来求子的,连忙谄媚着凑上去。

可华严和尚才凑上去,就被一名身高力壮的官员拦住。

老者手里捧着一本书,身边则跟着几个官员拿着纸笔,老者直接来到了观音阁。

但是他不进殿拜观音求子,而是带着众人围着观音阁指指点点。

华严和尚试图凑过去,但是众人说的都是他听不懂的话。

什么“明二暗三”,什么“斗八藻井”,什么“双抄偷心造”。

这些大小官员大呼小叫的,然后写写画画,甚至还有人要爬上观音阁,急的华严和尚直跺脚。

观音阁是独乐寺的招牌,也正是求子灵验才被世人追捧,如果这帮当官的惊扰了观音大士,日后求子不灵验了,那独乐寺岂不是要喝西北风?

只可惜这帮官员根本不像是当官的,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华严和尚等一众僧人竟然都被制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