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满门忠烈武清伯

这也是政治路线斗争往往你死我活的原因。

范宽又说道:

“王侍郎,既然对潘季驯没办法,那就对付涂泽民,草民可以串联几个山东道的监察御史,搜罗涂泽明不法罪证,只要罢了他的登莱巡抚,就没人再力主登辽海输了。”

王之桓有些迟疑,就在这个时候,门子突然来传话,说是苏泽上门求见,送来了拜帖。

苏泽?

王之桓立刻站起来说道:

“请苏翰林进来。”

范宽连忙说道:

“王侍郎,这苏泽不怀好意,您可不能见他啊!”

王之桓有些厌烦的说道:

“苏翰林登门拜访,总要听听他的话,你且避一避。”

范宽听到这里,心里更是咯噔了一下,自己的身份确实和苏泽没法比。

人家苏泽是什么身份,前途远大的翰林清贵,内阁宰执的座上客。

就是不谈政治上的地位,苏泽是《乐府新报》总编官,京师潮流的引领者,在文坛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多少人都想着在《乐府新报》上刊登文章扬名。

苏泽来访,就算是王之桓和他政见不合,也是要见一见的。

范宽只能灰溜溜的躲到偏厅。

苏泽本来只是来王之桓府上留下拜帖,等两人有空再谈,却没想到王之桓就在家里。

王之桓在会客厅见了苏泽。

这位工部侍郎大概四十多岁,两鬓有些斑白,留着细长的胡须。

比起老木匠一样的工部尚书雷礼,王之桓这个工部侍郎的气质更像是大官。

苏泽来拜访王之桓,其实就是要争取一下他。

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苏泽和王之桓是政见上的争执,并不是生死大仇。

历史上,王之桓主持修了辽东运河漕运,这条漕运一直用到了明末,最后被截断也是大明在辽东军事上的失败,这条运河工程还是很耐用的。

在修运河的时候,王之桓也不知道满清会崛起啊。

能在辽东苦寒之地,按期保质完成辽河工程,足以可见王之桓是个能吏。

而且辽河运河也不是就不修了。

苏泽设想中的经略辽东,是彻底将辽东开发,纳入到大明的正式版图中来。

等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水利工程肯定还是要修的。

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正是建国后东北几次大修水利,才真正将黑土地变成了粮仓。

苏泽向王之桓见礼,接着说道:

“今日苏某登门,是想要向王侍郎求文章的。”

“求文章?”

这下子将王侍郎整不会了。

苏泽接着说道:“上一期潘公那篇文章您读了吧?”

王之桓点头。

苏泽说道:

“潘公有他的道理,您有您的道理。师相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总不能报纸上只刊登潘公一家之见吧?”

“苏某听说王侍郎是力主修造辽河漕运的工部官员,也是治河修河的权威,所以也请您写一篇文章,陈述辽东运河之利。”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