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请重开登辽海输疏》

“主要是两个原因。”

“首先是工部的原因。”

“自从先帝朝时期的海运断绝后,朝廷采用骡马驼运,重修山海关、宁远、锦州驿道,骡马驮运每石耗银3两,而海运只需要每石8钱。”

“如此高的运费,工部就提出了要疏通辽东的运河,疏通三岔河、辽河水道,在辽东也建设漕运。”

“为了这个计划,工部内的分歧很大,为此也形成了主漕派和海运派,而如今工部内的主漕派声音更大。”

这下子王任重也不理解了,他说道:

“既然国朝从永乐年间就开始用海运往辽东运粮,修运河费时费力,为何工部还要力主修运河?”

苏泽解释道:“修建运河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修造运河可是关系到了很多人的政绩,这条运河修造好了,可是能修个工部尚书出来的。”

这下子王任重和沈藻终于懂了。

自古以来,治河修河都是大功劳,而且都是看得见的功劳。

所以在工部内部,力主修造辽河运河的,就是以工部侍郎王之桓为首的运河派,他们以海运可能会被倭寇海盗威胁为理由,坚持要修造辽河漕运。

沈藻有些气愤的说道:

“工部这帮人,难道就不以国事为重吗?”

苏泽摇头说道:

“这事情倒是也不能都怪工部。”

“倭乱十几年,沿海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是最大的破坏是莱州港内的遮阳船都已经破败无法使用了,如果要重启海运就要造船。”

“如果只是造船也就算了,禁海十几年,登莱各卫所也已经没有足够的船夫水手了。”

东南倭乱改变的不仅仅是东南一个地区,也影响了大明的很多政策。

“修造辽河漕运要银子,重造运输船队也是要银子的,朝廷的银子只有这些,两派自然要争。”

这下子王任重和沈藻明白了,两人连连点头。

接着王任重又问道:

“刚刚子霖兄原因有二,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苏泽说道:

“晋商。”

“晋商?区区商人,如何能影响到朝廷国策?”

苏泽摇头说道:

“晋商可不是普通的商人,不可等闲视之。”

“我大明朝一南一北,山西的晋商和南直隶的徽商。”

“就说这晋商,是从我朝实行开中法,往边关运粮而兴起的。”

王任重和沈藻更是觉得脑子不够用了,晋商怎么又扯到开中法了?

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和苏泽的差距,不仅仅是名望上的差距,而是在思维层次上就有巨大的差距。

苏泽见到问题,就能一眼看出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他们甚至连问题的关键都看不破。

同样都是两榜进士,难道差距有这么大吗?

苏泽以往也都是和庶吉士打交道,往来的都是申时行罗万化这样的三鼎甲,他也没想到王任重和沈藻需要补课的地方这么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