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兄台年后手持都察院的印牌,在京师附近的驿站,寻那手持山东勘合的往来人士,将那些欺压驿卒差使驿站的奸人捕拿,不就能向六科交差了?”
沈藻和王任重对视了一眼,眼中都冒出光芒。
是啊,驿站这事,虽然听起来不大,但是苏泽这么分析,确实是关系到朝廷运转的大事。
这些手持不法勘合的人,也就是趴在驿卒和官府身上的吸血鬼。
自己抓捕这些人,在司法上是尊重了太祖的祖制,在程序上合法,操作上可行。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很多手持勘合的,其实都是地方官员的帮闲门客,这些人其实都是狐假虎威的无赖士人,真正惩办他们没有阻力,也不会因为这个得罪太多人。
其实沈藻和王任重,为了能完成任务,都准备申请前往山东公差了。
而苏泽这个办法,又不用离开京师,早上出城晚上就能回来,这简直就是为了他们量身定制的好办法!
沈藻和王任重连忙说道:
“多谢苏兄赐教!”
苏泽叹息一声说道:
“其实驿站这件事看起来小,实际上一点都不小。”
“这些无赖帮闲侵占驿站,让驿站困乏,那朝廷真正紧急的公务就没办法按时传达。”
“世宗年间,就有过九边紧急军情,却在驿站没有换到马,最后延误军机的旧事。”
“两位同年若是能整顿驿站,让朝廷政令军情传递通畅,那年后苏某一定上书,彰二位之功!”
听到这里,沈藻和王任重激动的脸都红了!
他们都听说过苏二疏的名号,以苏泽的名望,他的奏疏一定能送到皇帝面前。
如果能让皇帝记住自己,那对于日后的仕途是极大的帮助!
甚至都不需要皇帝记住自己,只要这件事传开,那自己二人也算是在京师扬名了。
王任重连忙说道:
“苏兄,这可是你的妙法,我们不敢贪功!”
苏泽说道:
“都是为了朝廷大计,两位都是言官宪臣,这种纠核风气的事情,就应该你们二位来办!”
“如果都察院的言官都能和两位一样,把事情办好办实,朝廷的事情就能办好,那我大明的百姓就真的能安宁了!”
沈藻和王任重对苏泽更加敬佩,两人千恩万谢,又坚持留下了几件家乡土产,这才被苏泽亲自送出门外。
等两人离开,沈一贯更是崇拜的看向苏泽。
同年之中,别人还在为自己的前途发愁的时候,苏泽已经开始给别人铺路了。
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苏泽给铺设的是一条康庄大道。
说不定这两位同年,真的能因为这件事,从监察御史里行转正,成为正式的监察御史。
这件事当然也不是苏泽的灵机一动,因为在历史上的张居正,用考成法这把“神剑”,斩的第一剑也是侵占驿站的问题。
通过这件事,大大降低了朝廷对驿站的补贴,也减轻了驿站附近百姓的负担。
只不过张居正的考成法不过是昙一现,大明最后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驿站每年费的金额逐年上升,一直到了崇祯年间,大聪明崇祯皇帝干脆直接撤了驿站。
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赘述了。
当然,苏泽指点两位同年,也有另外一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