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近代所谓的新儒学,都是杂糅各种外国理论的缝合怪了,就不再是儒学内生演化的结果了。
而且现在提出“实学”,时间上其实也不早。
内阁中,就有不喜欢心学的高拱张居正,其实他们的执政思想已经接近于实学,只是没有系统性的提出纲领,也没有进行理论体系的建设。
而苏泽提供给高拱的,恰恰就是这个纲领。
只要有了纲领,其实相关理论建设是很快的。
高拱张居正都是阁老,手下的人才是不缺的,找一群精研儒学的弟子,搞出一套新的学说出来,根本就不是难事。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搞的新学,不就是他带着儿子和弟子们鼓捣出来的?
苏泽知道,高拱和张居正,都是无法抵御这种诱惑的。
正如苏泽所说的,要变革社会风气,就要从新思想开始。
对于高拱张居正这种,有志于变法的政治家来说,提出一个能改变社会风气的理论,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诱惑!
而一套新的理论,又能反过来作用于政治上的变革。
如此巨大的诱惑摆在面前,高拱又如何能淡定。
高拱迅速提起笔,在纸上写上了“经世致用”四个字,然后对着苏泽说道:
“赵大洲的文章先登报,他的文章送到报社,你就送到我府上一份,我会在下一期上和他论战!”
高拱已经想清楚了,就通过这次在《乐府新报》上和赵贞吉论战的机会,将这个实学的理论框架搭起来。
到时候自己只要推广实学,自然就能扭转士林这股谈玄论虚的浮夸风气,同时也能用实学聚集一批真正有志于变法的官员。
高拱看向苏泽的眼神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时候开始,苏泽就已经是他所在派系的核心成员了。
【和内阁首辅高拱的关系达到“亲密”,任务完成2/3】
这就刷满了?
苏泽也没想到,今夜的一席话,竟然将高拱的声望刷满了?
也对,高拱是立志于变法的政治家,而对于任何一个变革者来说,政治纲领这个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学术,就是最好的凝聚人心手段。
如果高拱真的能将这个实学搞出来,那他日后就算是罢官下野,他的政治路线也能继续执行下去。
对于苏泽来说,当朝首辅在《乐府新报》上隔空互喷,互相阐明自己的政治理念,不仅仅能够给《乐府新报》增加销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讲学大会造势。
现在报纸上将场子热起来,那讲学大会的辩论才能精彩!
大家都先在报纸上将各自的观点亮出来,到了讲学大会这个角斗场上再决一雌雄,那这场大会才足够热闹,讨论的问题也才能足够深刻。
思想界的论战,必然不可能止步于思想理论,必然会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找到变革的正确方向。
从高拱家离开,苏泽想着这次还是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好学生胖钧。
如果不是胖钧上书,自己直接上书办讲会,攒着的这点威望值肯定不够用。
苏泽嘴角露出笑容,自己这个好学生,搞事能力也不亚于自己,第一封上书就搞出这么大的乱子。
——
十二月七日,在京观政的新科进士们纷纷结束了观政。
观政结束,新科进士观政衙门的主官,给吏部出具“结状”,相当于实习结束后的实习报告,对新科进士这半年多的工作总结评分。
吏部根据结状,以及科举考试的名次,再分别授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