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约稿高拱

隆庆皇帝皱眉问道:

“苏师傅?哪个苏师傅?东宫讲官中姓苏的,就只有苏泽苏子霖一人吧?”

听到苏泽支持儿子办讲会,隆庆皇帝和李贵妃都沉默了。

这就是人设的重要性了。

如果是其他讲官怂恿儿子上书,大概就会被打成趋炎太子的奸佞,皇帝定然不会将他继续留在东宫。

但是苏泽就不一样了,这半年来,苏一疏的名头越来越大,如果是苏泽也赞同办讲学会?

隆庆皇帝也思考起来,他又向身边的李芳问道:

“苏泽有奏疏送到内阁吗?”

李芳连忙说道:

“暂时没有,但也可能还在内阁那儿,仆臣去内阁问问?”

隆庆皇帝点点头,李芳带着两个小太监离开翊坤宫,不一会儿就捧着苏泽的奏疏走了回来。

还真有?

隆庆皇帝拿起苏泽的奏疏,迅速读完了奏疏,再看了看阁臣的票拟,陷入到了思考中。

而朱翊钧则好奇的看着自己父皇手里的奏疏,他好奇自己这位苏师傅,到底在奏疏里说了什么?

苏泽的奏疏,其实说的没什么新意,但是对于皇帝来说,重要的是阁臣态度。

首辅李春芳摘抄了苏泽奏疏的最后一段话,意思是只要皇帝内库出钱,李春芳就支持?

张居正反对讲学,这在皇帝的意料之中,张居正的立场皇帝是知道的。

而高拱的态度。

高拱竟然没有跟着张居正反对讲学,而是以讲学作为例子,劝说皇帝适当放宽对皇太子的教育。

隆庆皇帝抬起头,看向自己年幼的儿子,也露出不忍的神色。

自从出阁讲学后,朱翊钧连最炎热的暑期都没有休息,学习相当的刻苦,进步也是很明显的。

如果就因为一个讲学风波,就要责罚皇太子,还要责罚尽心给皇太子讲学的詹事府,隆庆皇帝也觉得有些说不过去了。

是啊,讲学这事,首辅做得?皇帝做不得?

隆庆皇帝又喊来执掌内承运库的太监陈洪,向他问道:

“你去打探一下,上次灵济宫讲学费了多少银子,内承运库有没有这笔银子。”

陈洪和李芳冯保不同,他完全是依靠满足隆庆皇帝私欲而上位的,所以他也最阿谀奉承。

既然皇帝这么问,说明皇帝也动了心思,连忙说道:

“陛下放心,内帑充盈,贯朽粟腐。”

听到陈洪这么说,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得色。

比起他父皇在位时期,隆庆时期的帝国财政确实好转很多。

东南战事平定,西北也没有大规模战事,加上内阁得力,对积欠的税赋催讨也得力,皇帝内承运库确实充盈。

正如苏泽所说的,盛世也要办盛会,既然国家暂时无事,何不就此办一场千古流芳的大会?

听到这里,朱翊钧也明白,自己父皇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他连忙说道:

“父皇,儿臣身边的几个伺候太监和上书无关,能否将他们放出来?”

隆庆皇帝挥挥手说道:

“把他们放了吧,东宫讲官们寒暑不歇的给太子讲学,赐银十两。”

“让太医院去一趟赵阁老家里,赐药慰病。”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