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奏疏执行(4k)

朱翊钧则跟着冯保,走进了翊坤宫的书房。

“今天怎么是你来送奏疏?”

冯保连忙说道:

“今日司礼监繁忙,小太监都有差事,仆臣怕递送慢了,耽误了朝廷的正事,所以就来了。”

隆庆皇帝微微点头,没有计较这个细枝末节。

但是隆庆皇帝身后的李芳却警惕起来。

冯保亲自来送奏疏,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背后怕是有什么目的。

看到隆庆皇帝打了一个哈欠,冯保又说道:

“陛下,就让仆臣给您读奏疏吧。”

隆庆皇帝点点头,很多时候皇帝累了的时候,都是身边的司礼监太监朗读奏疏,之后皇帝给上几句御批的意见,就算是完成了奏疏的批答。

就在这个时候,朱翊钧也走进书房。

见到朱翊钧,本来准备朗读奏疏的冯保顿了一下,但是隆庆皇帝却说道:

“且读大声点,正好也让太子看看,朕是如何处理政务的。”

皇帝发话了,冯保就开始读了起来。

他没有一开始就读苏泽的奏疏,而是找了两个无关紧要的奏疏,迅速的读了一遍。

隆庆皇帝眯着眼睛,基本上都是按照内阁的意见,回一个“准”或者“不准”,这就算是完成了口头批答。

眼看着皇帝更累了,冯保拿起苏泽的奏疏,朗声读了起来。

“《请开登莱通商疏》,詹事府,苏泽。”

原本昏昏欲睡的朱翊钧,听到了苏泽的名字,眼睛突然瞪大。

而隆庆皇帝则听到了苏泽奏疏的题目,也一下子睁开眼睛。

冯保脸色不变,然后将苏泽的奏疏完整的读了出来。

在隆庆皇帝身后的李芳,则注视着冯保,他已经可以确定,冯保亲自来送奏疏,就是为了苏泽这份奏疏。

听完了之后,隆庆皇帝又说道:

“拿来给朕好生瞧瞧。”

冯保立刻将奏疏送到皇帝的手里,隆庆皇帝首先看了三位内阁辅臣的票拟意见。

高拱极力赞同,赵贞吉附议,张居正也赞同,但是提出要在登莱设置市舶司,负责苏泽所说第三条的贡务专卖。

又将苏泽的奏疏读了两遍,隆庆皇帝的眉头更皱了。

隆庆皇帝想起他登基的第一年,曾经下令天下臣工上书言陈国事,其中一个名叫涂泽民的福建巡抚,提议解开边禁,与外国通商。

那个时候自己刚刚继位,自己同意了涂泽民的奏疏,在福建月港开关通商。

如果只是开关通商,苏泽这份奏疏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在北方开关?

还有苏泽所说的铸币银元,这可行吗?

当然,这些都还是细枝末节,关键是在登莱通商,就是重启对倭贸易,那些言官?

很显然,这一刻隆庆皇帝心中犹豫了。

代王的案件刚刚结束,言官们消停了几天,但是现在又因为辽王的案子开始吵起来了。

而且这一次,言官还是占着理的。

代王是因为勾结草原叛乱,证据确凿,除国也就除国了,言官不敢多说什么。

但是辽王是在荆州,你说他在荆州要叛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