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柱知道母亲关心自己的安危,但是整个村子上百号人口,光靠着村里这点荒田早晚要饿死,都指望着自己领着出塞糊口。
但赵大柱是孝子,还是安慰母亲说道:
“这次儿子带了不少东西回来,就在家歇上阵日子。”
赵氏脸上这才露出笑容道:
“娘已经攒了点钱,等这些事了,找人给你好好说房婆娘,日后我们赵家好好过日子。”
赵大柱心中苦涩,自己这个军户身份,谁家女儿愿意嫁过来?
同村的军户之女,都想着办法外嫁脱离军籍。
——
大同参将府内,灰暗的烛光下,参将郑年眯着眼睛,看着手下的千户百户们。
这是一次秘密聚会,大同参将郑年看了一圈下属,开口说道:
“这次朝廷调南兵北上,怕是别有深意。”
在场的军头们纷纷议论起来,郑年看到气氛烘托到了,又开口说道:
“朝中奸臣早就对我们大同军镇不满了,等南兵一到,朝廷就要派人清田清军。”
听到清田清军,在场的军头们再次喧哗起来。
清军还算是好办,抓点人头充数,大不了再贿赂一下清军的官员。
清田就不好办了。
卫所的屯田,从国朝立国到现在,早已经被侵占的差不多了。
在场的军头们家中的田地,大部分也都是侵占的卫所屯田。
再加上变卖掉的,其中产权混乱,不仅仅是卫所军户,当地豪族,地方官府,甚至大同的代王府都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