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那是美国总统(9400字)

第 那是美国总统( )

第二天,尼尔森公司对外公布了 9月 snl的最终收视率。

两年之后某人再度亮相,让 nbc综艺部门的高层们笑得合不拢嘴。

在此之前,已然显出些许老態的 snl,在这一天晚上迎来了一次真正的爆发——收视人数高达 。

其中, 5.36。换句话说,在全美最受gg商青睞的这部分核心人群里,几乎每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收看。

2月 ·马丁创造的 ,仅次於 “9·11”事件后的特別节目,力压 tina fey模仿莎拉·佩林创造的 。

与此同时,在这一天,各大媒体对这一场snl长篇累牘的报导也相继出炉。

而在区区几天之前,某人才刚刚夺得了威尼斯影帝,因此成为男演员中的歷史第三人,按理说是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

然而那个时候,报导此事美国媒体虽然数量也不算少,但是,每个媒体上书写的篇幅,大多还不足这一天的三分之一。

snl在北美家喻户晓的影响力,迭加某人在节目上又抽菸又骂人还席地而坐的演出效果,得到的不是1+1=2,而是1+1= 。

如果说《娱乐周刊》用《来自中国的惊喜:陈诺为snl带来收视狂潮》还算有所矜持,

那么《综艺》则用《wow!诺陈客串snl创下 》的標题,几乎是赤裸裸的唱讚歌。

《好莱坞报导者》呢,

则似乎是想弥补一些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报刊记者跟某人闹出的小小不愉快,用《陈诺在snl上嘲讽美国人,收视率攀升至 》,则將人家snl编剧团队和导演组的功绩一笔抹杀,將所有的成绩都归功於一人身上。

並在报导中援引尼尔森公布的收视数据之后,用毫不避讳的文字指出:

“虽然我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事实证明,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陈诺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號召力。

当《冰与火之歌》的收视奇蹟不再、当《美国偶像》的光环褪去、当《新女孩》与《欢乐合唱团》在年轻人中节节败退,所有gg商和传统媒体,都在哀嘆年轻人的心不易抓住。

这个时候,陈再次用自己的表现惊艷了眾人。

虽然在前一天晚上的《今夜秀》里,他表现平平,不过在这一天天的snl舞台上,他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在大屏幕上他能够成为票房的保证,在小屏幕上他也完全可以成为那一颗拯救所有电视台高层的救命灵药……”

除此了这些传统的娱乐媒体之外,

像是《tmz》《e! online》《entertainment tonight》《vulture》等近年来新兴的线上娱乐八卦网站,也用长篇累牘来介绍这一天晚上,在社交媒体和各类论坛上引起的討论。

tmz的重点放在了主人公头髮顏色的改变上,找了一名专业化妆师来分析肤色和发色之间的关係。

《e! online》的关注点则是那个在最后阶段和陈对话的丹佛女孩,报导称最后她拿到了电话號码,这让女孩欣喜若狂。

《entertainment tonight》却了一大段,论述陈和雷诺兹之间的友情,以及这个中国男人在雷诺兹和黑寡妇曾经的离婚官司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甚至还爆出两年前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对斯嘉丽·詹森的调侃未尝不是在帮好友报一箭之仇。

而等到9月 。

9月 ,

更多严肃的综合性媒体的特约撰稿也加入这一轮的报导之中,虽然节奏稍慢一拍,但是內容也不再是像娱乐媒体泛泛而谈……

……

乔安娜·雷诺看著眼前的报纸,手里还拿著一支笔,在一个已经写满了字跡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本来她一般不会关注娱乐新闻,但连续看了几份报纸,至少在这一天,美国媒体的焦点从即將来到的大选上被移开了。

正如眼前这份华尔街日报的第四版,用了半版的篇幅写到:

“……snl能够藉由这次成功,找到转型之路,这是nbc高层急需探究的问题。

放在另外一个主角上,这一夜的惊人收视率,又是否將给诺陈这个中国演员美国的商业价值带来重估的机会?

眾所周知,他虽然在近年来在北美累积了不少忠实的粉丝,但与这种影响力相比,他身上背负的代言与gg却並不算多。

除了美泰因为他,每年多卖给全世界几百万个芭比与衍生洋娃娃。

海瑞温斯顿也因为他频繁出现在国际红毯和高端派对之外,我们就再难看到他和美国本土超级品牌合作的身影。

肤色、语言、国籍,以及年龄,都应是那些美国顶级品牌犹豫的理由。

对於耐克、百事、可口可乐这样的传统巨头而言,他们或许经歷过太多亚裔演员在好莱坞曇一现的事情,在过去几年里始终保持观望,等待著这个年轻演员的热度在北美市场逐渐消退,最终像许多外国明星一样陷入文化边缘化,甚至走入事业的滑铁卢。

但如今,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他在 snl这次的表演,是他在这个面对全美观眾的直播平台上的第二次成功。

第一次如果是偶然,那么第二次,就更像是一种文化符號的確立。

这个时候,假如还用新鲜感在解释他在奥斯卡和金球奖颁奖典礼,以及综艺节目上等家庭萤屏上的成功,已经说不通了。

18– 5. ,在最具消费力和品牌忠诚度的群体里,他已经建立起了稳定且强有力的號召力。

这无疑改变了他此前在商业层面上难以取信的局面。

未来三个月,如果由他主演的奈飞那部《老鹰捉小鸡》在上线后获得与 snl类似的爆发,那么,相信属於美国的那些老牌品牌或许停止观望的姿態,加入到对这位站稳脚跟的异国巨星的爭抢之中。

至於说,陈这位早依靠facebook在硅谷成家立业的亿万富豪,会不会在他们写满许多零的合同上籤下名字,满足这些墙头草的姍姍来迟的请求,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读完之后,放下这份《华尔街日报》,乔安娜·雷诺若有所思。

这两天这个中国人的新闻真是出奇的多。

是不是能够藉此做点文章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但她的事情实在太多,她要儘快把每天早上的阅报进度完成,也並没有多想,就重新拿起了一份《华盛顿邮报》。

她按照习惯,迅速的瀏览起各个板块的標题,但马上,她的眼神就在第三版的一篇文章上停住了。

乔治·威尔——

这个狗杂种,居然也写了一篇关於snl的文章?

乔安娜·雷诺细细看去,只见这位共和党撰稿人,在这篇名为《snl上的一记耳光:来自中国的演员戳穿了奥巴玛的tpp幻象》的文章里,写道:

“当笔者选择周六晚上观看snl的时候,並没有想过会从中听到什么有用之物。

那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女儿戴安的要求,陪著她一起观看这一档 。

结果却绝对出乎意料。

虽然我对陈在关於美国歷史的发言表示遗憾——

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显然並不太了解我们的过去,也並不明白在尼克森这位共和党总统之后,我们就已经出台了各项保护印第安人权益的政策,他对於印第安保留地是“后备箱”的描述並不准確,也不公平。

但是,当我们的总统还在为tpp协定四处摇旗吶喊,把大量外交筹码都押在上面的时候,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演员,却在美国最传统的电视舞台上,给出了针对 tpp协定最一针见血的评价——

那就是一个充满自大、狂妄的计划,也一定將酝酿 。

把 tpp描述为自由贸易的框架,实则不过是一次仓促的地缘政治赌博,註定会在现实中碰壁。可笑的是,我们的政府居然要靠一个中国演员,来提醒我们这个事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