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前所未有的快乐

两天时间,足足开了五次会,每次会议长达两到三个小时。

最初还按流程依次发言,后来变成拉帮结派的分组讨论,最后干脆演变成公开对峙,双方寸步不让,哪怕每次都要把这间会议室的咖啡喝完,但谁也不肯先走。

迈克尔·曼一直静静地坐在主位,等到会议室里的声音终于慢慢消失,他才缓缓开口到:“本来,在这个奖项上,我依旧想如同其他奖项一样,让大家尽量形成一个统一意见。这是电影节评审的惯例,也是我担任主席的职责。但现在看来……”

他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恐怕已经走到了必须各自投票的那一步。大家同意吗?”

没有人说话。

陈可新也没有。

他不是第一次做评委。早在 。

前年还参与过金马奖的终审评审工作。

这些经历让他很清楚一个事实——无论是在国际电影节,还是华语世界的奖项评选中,评委会主席都会尽量让大家在讨论中达成统一意见,而不是直接诉诸投票。

原因很简单:如果是统一意见,结果会显得更加权威、稳固,也不容易被外界质疑。

反之,如果是投票,结果固然也有效,但一旦分歧过大,票数接近,难免让外界猜测评审团内部存在严重对立,甚至给媒体留下炒作空间。

尤其在威尼斯这种国际a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这样的核心奖项一旦出现险胜啥的,就可能引发长时间的争论,不是一件好事。

陈可新很明白,这正是迈克尔·曼一直拖到最后才讨论这个奖项、并且反复尝试调和的原因。

可眼下,显然调和已经不可能了。

老迈的迈克尔·曼对会议室里的沉默并不意外,静静等了几秒,又开口道:

“我以评委会主席的名义宣布,这次的投票就代表着最终的结果,一旦投出,为了公平,就不许变票,包括我在内。”

“无论投票结果如何,都是如此。”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尊重自己的身份,从职业道德出发,慎重的投出自己的一票。”

“在最终结果出炉之后,对外保持一致口径,对投票和讨论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保持沉默。最终,不管是谁将捧起这座万众瞩目的奖杯,那都是我们九个人共同的意志。”

“对我的话,大家同意吗?”

这一次,隔了几秒钟,陆续有人回应:

“同意。”

“同意。”

“我也同意。”

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们纷纷表态。

陈可新虽然明白,这样的承诺其实只有道义约束,但他依旧跟着说道:“我同意。”

迈克尔·曼见每个人都表了态,笑了笑,道:“我再重复一次,这不是儿戏,经过两天两夜的讨论,现在已经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希望大家都慎重考虑。不管多久,我都可以等你,可一旦投出决定的一票,就不允许更改。明白了吗?”

“ok。”

“明白。”

“开始吧。”

其余八个人都答应道。

“好,那我们就从……”迈克尔·曼右手一指,

“玛丽娜,你先。”

第一个发言的,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陈可新坐在这个黑发女人的斜对面,因此这两天的激烈讨论,他也算是亲眼见证了这位“欧洲行为艺术之母”的强势。很多时候,他还没来得及说的话,玛丽娜就已经替他说了出来。

迈克尔·曼话音刚落,玛丽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

“我的这一票投给陈,绝对的。如果我有一百票,这一百票都会投给他。你们见过死亡吗?我见过。我曾在塞尔维亚最大的墓地里,在殡仪馆待了整整一个月,见过数不清的死者。你们知道人死时,他们的脸会是什么表情,眼睛会变成什么样吗?我在《水滴》的最后一个镜头里,看到了同样的东西。陈不需要一只苍蝇爬过眼球,也不需要化妆师一层一层地给他化妆,他就让我相信,他是真的死了。这已经不只是表演,而是超越表演的存在——这是一种伟大的行为艺术。所以毫无疑问,我这一票给他,这是他应得的。”

迈克尔曼点点头,对一旁的公证员说道:“记下来,陈一票。这一票已经不能改变,玛丽娜你同意吗?”

“同意。”

“好,下一个,莱蒂西娅。”

莱蒂西娅·卡斯塔,法国演员、模特, ·阿布拉莫维奇,这位不仅资历更浅,名气也没有前者大,虽然长得美丽,但出道以来的代表作只能说是乏善可陈。

所以,在听到迈克尔·曼点名之后,也没有多说,小声说道:“我投给大师,华金和菲利普。”

而这里引来了一旁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怒目而视,莱蒂西娅也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总之依旧没有改票的意思。

“你确定吗?”

“我确定。”

“好,一比一。下一个,福尔曼先生。”

阿里福尔曼,以色列导演,编剧、制片人,拿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也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前在辩论中,他始终是大师的忠实粉丝。

果然,这一次也一样。

“华金和菲利普,《大师》。先生们,女士们,我认为我有必要再说一次我的投票理由…………”

阿里福尔曼絮絮叨叨的说着,但是陈可新基本没有听。

因为他知道,说一千道一万,阿里·福尔曼哪怕找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去说服大家他的投票是合理的,但其实最根本的理由,在他看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哈维·韦恩斯坦是个犹太人,他也是。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吗?

还有莱蒂西娅·卡斯塔也一样,这个女人其实就是想要巴结哈维进入好莱坞。

呵呵,一个比一个无耻!

阿里福尔曼之后,是巴勃罗特拉佩罗,一个阿根廷导演和制片人。

和争论时的表态一样,他举起手,用阿根廷人那种特有的夸张语气,用陈可新也不知道是褒是贬的口吻说道:“陈。谁也别想着说服我投给其他人。作为一个导演,看到他坐在床上打飞机的样子,我的整颗心都在为他颤抖,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演员比他打飞机打得更好吗?不,没有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打飞机之王。谁有办法让我跟他合作一次,我甚至愿意跪下来舔他的鞋子。”

迈克尔·曼咳嗽一声,道:“巴勃罗,我提醒过你好几次,房间里还有女士,请你说话保持克制。”

巴勃罗特拉佩罗做了个鬼脸,说道:“迈克尔,我没有说我愿意替那个帮我的人打飞机,我就已经很克制了。”

“哈哈哈哈哈。”

原本气氛凝重的会议室,响起一阵笑声。

陈可新也笑了。

虽然巴勃罗特拉佩罗一直都在插科打诨,但同为导演,陈可新其实非常理解他。

在看电影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如果说,他当初对《如果·爱》在公交车上的那一幕感到满意,但现在,他心里又何尝没有升起一种深深地遗憾?

都是性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