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寧伟並不理解,这些小日本和棒子们在兴奋个什么劲儿。
总不可能陈诺去把国籍改了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当看到这些异国人手舞足蹈、用磕磕绊绊英文,表达对“陈诺桑”或“陈诺i”即將登场的无比期待,甚至激动地希望他能为亚洲带来史上首个欧洲三大奖的大满贯时-
一那种感受,的確还是蛮好的,
於是坐下等待电影开场时,师寧伟心跳都有些加快,压根不像是一个 、家有两娃的老父亲。
然后,没有主创人员见面,在威尼斯,这將放在电影放映结束之后。
电影就这么,没有预兆的直接开始了。
最开始、是一艘硕大的货柜船只,在黑漆漆的海面上行驶著。
隨后,镜头慢慢推进。
在货柜群里,进入到了边缘不起眼的一个。
穿过厢壁,黑暗中一个又一个的肉体出现了。有坐著,有躺著,一个叠一个,一个重一个,很难分辨那是人还是牲畜。
其实,在国內关於这部电影的传闻,师寧伟早已听说不少。
从题材上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禁片一一永远不可能在大陆院线公映。
至於陈诺为何不走他那煌煌大道,偏要选择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导演合作,拍这样一部见不得光的独立电影?
各路影评人可谓眾说纷紜,理由五八门,有一些甚至离谱至极。
师寧伟听过一个版本,说是导演用枪指著陈诺的脑袋逼他拍的。
他呢,也是一肚子疑问。
但隨著镜头在这些人体之间闪过,最终停留在角落里的某处。
他的所有疑问,似乎全都得到了答案。
出现在那个摇晃的、破旧的货柜里里,那个挤在衣衫楼、宛如猪罗的人群中,
是一个抱著双肩包,睁著一双黑默、如同小鹿般清澈天真的眼睛,带著一丝稚气,怯怯地看著镜头的少年一一师寧伟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
原因?
这应该就是原因。
在沉甸甸的开场后,少年下了船,在陌生的美国街头餐风露宿,最后,终於鼓起勇气走进了一家写著中文的餐厅,和那个说香港普通话的老板展开了一番中文带英文字母翻译的对话。
“你叫什么名字?”
荧幕上瘦骨鳞的少年怯生生的说道:“我叫陈——卡西安,我叫卡西安。”
看到电影中规中矩的进行到这儿,师寧伟心里的感受更加篤定了。
就是如此了。
出道之作拍了一个聋哑少年角色,拿到了柏林影帝的人,想要在七年后,用同样的少年感,捧回他最后缺失的一座奖盃,这有什么问题吗?
在这个时候,威尼斯电影宫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这么想著一一一重回舒適区的文艺片天才少年,在为他量身打造的剧本中,出演他极其擅长,也有成功先例的那种天真善良,带有悲剧色彩的小人物,来衝击他的大满贯奖项·
这绝对是明智之举。
任何一个演员在他那个位置,估计也都会这么干。
谁都不能说他错。
只是,对於曾经满心期待的大家来说,
犹如目前的剧情一样,可能缺少一点惊喜。而已。
ps:
骂之前听我解释。
今天这边的空调坏了,晚上才修好。
接下来的剧情一气呵成好看些所以乾脆今天稍稍休息不熬夜,养精蓄锐明天多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