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文章所说,因为他的重生而煽动的蝴蝶翅膀,导致中国电影仿佛即将走上和原有历史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道路。
他只觉得,如果真的有一个中国电影的盛世即将到来,那么,它的开幕,不应该是靠一种不光彩的手段拉开帷幕。
更何况,今年入围的两部中国电影——
一部是纪实风格的《神探亨特张》,讲述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他不喜欢那种粗糙刻意的情节处理,不喜欢片中灰蒙蒙的bj天空与脏乱的小巷子,不喜欢那种bbc式的冷色调滤镜。
另一部,是纪念民国女作家诞辰 《萧红》,就更让他受不了了。中文台词听得他起鸡皮疙瘩,矫揉造作的情节让他如坐针毡——这就是他最讨厌的那类“伪文艺片”。
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审美。
正如当年的《哑巴》,若放在他的审美体系里,他也未必会给影帝——电影本就是一种极度主观的艺术。
如果其他评委喜欢这些风格呢?那他不会阻拦。
作为评委会主席,他所能做的,只是确保每一位评委都能发表真实的看法,公平讨论,然后每个人投出一张问心无愧的票。
至于投票结果——
就像克林特问他怎么看《萧红》时,他说的那样:
他喜欢死亡之舞。
可其余评委说服了他,一起把最佳摄影颁给了俄罗斯电影《指挥家》。
所以,就这样。
就像李迩知道他要做评委会主席时,在电话里说的那句话:
“凯撒的归凯撒,电影的归电影。”
“这就是你的答案?”
“是的。”
“……听上去很有说服力。”
“谢谢。”
……
……
“新浪娱乐报道:第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部美国电影,竟然成为本届电影节最大赢家。
不仅捧起了最佳电影金爵奖,詹妮弗·劳伦斯,这位 。
大卫o拉塞尔代替制片人上台最佳电影金爵奖的奖杯时,对本届电影节发表了真诚的感谢,而詹妮弗·劳伦斯则是泪洒颁奖台。
最佳男主角由法国演员马修·阿马立克斩获,评委会大奖则由伊朗影片《熊》捧起。
我国影片《神探亨特张》和《萧红》最终黯然收场,一无所获。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我国电影在本土电影节上一无所获。对此,本届评委会主席,我国著名演员陈诺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面对我台记者采访,不发一言上车离去。
他的举动是否在说,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张家振看着面前这段a4纸上的文字看了三遍,而后晃了晃有点昏沉的脑袋。
因为心情不好,所以昨天晚上颁奖典礼结束后,他多喝了几杯,直到现在都还有点没醒酒。不过,招呼是早就打好了,来到公司之后,秘书也如约给他整理好了舆情报告,送到了他的办公桌前。
不用怀疑,作为著名制片人,他已经在内地开办了公司,目前在上海bj香港和洛杉矶都有办公室,也都配置了能干的女秘书。
但现在,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重视能干,而忽略了是否能干。
“就这?”张家振取下老镜,不可置信的抬起目光。
长发飘逸的女秘书露出柔媚的笑容,说道:“是的,张总。”
“全网就这一段在……骂他?”
“是的张总。”
“没有别的了吗?”
“是的张总。”
女秘书复读机似的话让张家振迅速失去了耐心,这特么叫骂?
还什么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他武则天?
张家振当即打开电脑,准备自己一探究竟。算了,女人能干就不要求能干了。
“中国电影之殇。”
“从今天起,中国电影应该正视自己。”
“耻辱的一天,荣耀的一天。”
“谁来找出最好的中国电影——论上海电影节选片机制的优劣性。”
“所有中国电影人,都该在这一天集体默哀。”
……等等等等。
这些,就是张家振在微博,各大门户网站上扫了一圈之后,所看到的文章标题,而里面的内容呢,的确也如秘书所说,虽然都会提到陈诺,提到他们这个评委会,然而却真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对评委会主席的某人大加抨击,都是做一些事实性陈述。
甚至居然还有人在歌功颂德!
好像把中国电影搞得一无所获,是什么天大的功绩一样。
说的就是那个微博大v,环球主编胡锡进扑街仔。
什么“耻辱的一天,荣耀的一天”,这种恶心的标题居然都起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