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嗔痴绽情窦

所以,此次军囤被残蒙突袭,如没有其他未知缘故,极可能是数个官衙发生泄密,

蒙古人汇合刺探消息,才会行事如此精准,在除夕之夜军囤达到满仓,预先埋下伏兵,悍然发动抢占。”

……

杨宏斌听了贾琮一番剖析,细致入微,犀利明透,发人深省,甚至有毛骨悚然的惊戾。

他是大理寺近年出挑人物,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名普通大理寺评事,擢升为大理寺左寺正。

得大理寺卿韦观繇器重,事事委以重任,精明强干,履历要案,心思手段,颇为不俗。

但像贾琮这般缜密细腻,无缺无漏,巧思奇念,多辟蹊径,却是他万万做不到的。

贾琮对人心世情的测算,对于军武大势的谋断,也是杨宏斌无法轻易达到。

在他看来这是天生才赋的差距,更是后天学识广博的局限,轻易无法弥合的差异。

贾琮说道:“比如你提到的陈瑞昌,是几名押粮武官之中,勋贵门第最贵重。

恰逢残蒙攻占军囤,还能侥幸逃生,赶回神京报送军情,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他没有嫌疑。

按着我的推算,军囤所在泄密,在上年腊月之交。

陈瑞昌问讯笔录中,去岁十一月底,至于腊月除夕至,他往来运输军粮三次,刚好在泄密时段。

除夕前那次押运粮草,原是另一武官出行,正巧得了急病,才让他临时顶替。

腊月前后这段时间,四名运粮武官之中,他的运粮次数最多。

但凡涉事越深,出纰漏概率越大,所以此人也要严查。”

……

杨宏斌心中叹服,说道:“圣上赋你参知之权,着实是英明之举,让大理寺省去多少功夫。

你这一番筛选,涉秘官员查究范围,便是缩小大半,稽查必定事半功倍。”

贾琮笑道:“一人智短二人智长,我方才筛查出的官员,难免有不足遗漏,你手下人手充足。

可以再仔细筛查一番,拾遗补缺,后续行事更妥当些,此案的稽查方略,基本也算磋商完备。”

两人又闲聊几句,贾琮向杨宏斌告辞,他只是参知之权,协助理清稽查方略,具体稽查事务,不是他的职责。

眼下大战在即,面对蒙古人快马利刀,火器威力立竿见影,这在辽东战场,已得到充分印证。

嘉昭帝对火器之倚重,贾琮比任何人都清楚。

目前火器赶造之责,乃是重中之重,查案之事告一段落,贾琮精力将移回火器工坊。

等到他走出大理寺官衙,时间已接近午时,想这里离府邸很近,便准备回府暂歇,下午再去工坊理事……

……

荣国府,荣庆堂。

自王熙凤入堂之后,气氛越发热络,姊妹们闲聊家务琐事,又陪着贾母说笑趣。

宝玉忌惮王熙凤厉害,自她入堂之后,便不敢随意说话。

他虽心里憋屈,但也无可奈何,又舍不得就此离去,即便在西府不爽利,总比回东路院对着老爷强。

袭人见宝玉不再胡说,倒是松了一口气,只盼着尽快混过这场,早早回东路院才干净。

等至午时,贾母在厅摆下宴席,让人请薛姨妈同来入席,薛姨妈极会说话,贾母乐意找她唠嗑。

迎春想到一事,说道:“老太太,上午我在琮弟院里用早点,听他说去大理寺衙门办事,那地方离东府很近。

说不得中午要回来歇脚,我让绣橘回去瞧瞧,要是琮弟回府了,那边冷冷清清,让他来给老太太见礼。”

贾母笑道:“他回来也正好,我两天没见他,一起过来热闹些。”

宝玉原本满怀喜悦过来,结果惹了一肚子闲气,暂且不说,又被王熙凤辖制威慑,当真是百事不顺。

再听迎春让人去寻贾琮,更让他满心不自在,恨不得就此逃走,只是硬不起心肠……

他心里只盼贾琮没回东府,绣橘回去找不到人才好。

但终究事与愿违,席面刚摆好冷盘凉菜,放好茶水毛巾,就见绣橘掀了门帘,引了贾琮入得堂中。

迎春见预料没错,贾琮果然回府,不由笑意盈盈,姊妹们心情俱好。

贾琮和贾母闲话几句,正要在她身边落座,史湘云突然说道:“三哥哥,你坐我身边,我正有话要说。”

她虽口里招呼贾琮,眼睛却瞪了宝玉一眼,有些愤愤不平,有些不依不饶。

……

迎春和黛玉都知缘故,知道湘云小孩心性,不服宝玉方才言语,这会子还在怄气示威。

她们虽觉有些好笑,各自也不放心上,因湘云脾气来得快去得快,过去这阵就好,无伤大雅。

王熙凤笑道:“云妹妹要说什么体己话,还要拉琮兄弟过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