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生死难继情

嘉昭帝根据定策需求,加召相关臣子入宫,直到夜幕降临,乾阳殿还时有官员出入。

宫中禁卫加派人手,提升乾阳宫守卫防护,五步设岗,十步加哨,宫门落锁被延迟一个时辰。

北地生出大事,在嘉昭帝极致务实作风下,大周六部官衙,像齿轮咬合紧密的机械巨兽,以极高效率高速运转。

……

等到夜幕降临许久,后殿暖阁中各项政令,先后初具规模,纷纷拟定草案。

兵员调集方案,北向防御布置,粮草征调斗数,各州县分派数量,多向新粮道谋划。

诸般应对军政措施,当场形成方向草案,经过嘉昭帝首肯,有些会在明日早朝公布,有些需任事官衙细化定策。

关于稽查军囤粮仓泄密之事,韦观繇按贾琮所提方略,两人相互磋商印证,确定排查步骤。

韦观繇与锦衣卫指挥使许坤协同,商定双方官衙职权分割。

左军都督陈翼、右军都督姚汝昌,各自罗列,负责军粮运输官吏名单。

兵部顾延魁和新任户部左侍郎,同样出具涉及军粮事务官员名单。

这几份稽查名单将是大理寺排查目标,天子坐镇,暖阁亲拟,一丝不苟。

……

不管是陈翼还是姚汝昌,谁也不敢丝毫隐瞒,妄想能蒙混过关,提供名单人数只多不少。

他们不会天真以为,大理寺拿到这份名单,会简单照本宣科,必定会协同锦衣卫复查。

只要名单中发现丝毫破绽或隐瞒,他们就会惹火上身,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军机大事,天子盛怒,诸因归一,即便官高爵显,他们也要脑袋搬家。

可以想见明日天亮,大理寺和锦衣卫必四处出动,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许多官员,都会收到传唤讯问。

直到亥时时分,夜色黝黑,皓月当空,贾琮等朝臣才退出暖阁。

他走在寂静空旷的宫道上,回想皇帝对诺颜台吉的疑虑。

贾琮会毫不犹豫分说此事,相信诺颜台吉对奇袭军囤,事先并不知情。

这不仅是他出于逻辑推演,更因他与诺颜相处之时,对方言行心意,都让他笃定此事。

贾琮心中有些失落,如今东堽镇事发,大周残蒙已成水火之势,不知诺颜会如何应对……

……

嘉昭十六年,正月初六,宣府镇。

城中一条不知名街巷,浓重的血腥气,夹杂焚烧的焦臭味,弥散在每一寸角落。

巷子底部一座民宅,常见的单进院落,原本布置清爽利落。

如今一片狼藉,到处是倒翻的座椅,散落的衣物,粉碎的杯碟,像是刚被抢掠过。

院子里还倒着两具尸体,一个成年男子,一个七八岁孩子,都是死于刀伤。

正房榻上躺着一个妇人,衣裳撕裂,胸口中刀。

妇人下身被盖上薄被,露出一截赤裸小腿。

虽然早已气绝,两只眼依旧张着,死死盯着房梁,死不瞑目。

候良从墙角站起,走到床榻旁边,将妇人双目阖上,将薄被上拉盖得更加严实。

他的眼神充满疲倦和愤怒:“这些蒙古鞑子,都是十足畜生!”

郭志贵依旧靠在墙角,左胸多了道刀伤,虽然伤口不深,不至于致命。

却让他失血不少,走动艰难,脸色惨白,神情委顿。

候良说道:“把总,我去把外面尸体归置一下,不说入土为安,看着心里堵得慌。”

郭志贵说道:“我懂你的意思,但院子尸体暂时不能动,先就这样摆着。

蒙古人看到活人就杀,他们看到外面的尸体,就不会进来搜掠,我们还能躲过一时。

先让我缓过这口气息,我们走时再安置尸体。”

……

初五那夜,郭志贵和侯良知晓真相,正要赶回北大营报信。

他们才跑到半路,南城便被蒙古人攻破,至今他们都不知具体原因。

但他们揣测的最大可能,是陈三合带领手下乔装周军,用某种方法骗开了南城门。

不过具体原因已不重要,没等他们赶回北大营,杀入城内的蒙古铁骑,飞快席卷整个城镇。

如果正面抵抗,不过是个笑话,唯一求生的方式,便是避其锋芒。

两人情急之下,只能四处躲藏,躲避杀入城内的蒙军。

正在北城抵抗攻城的周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顷刻之间,兵败山倒,北城门也被蒙军功破。

幸存的六千周军,被数倍蒙军包围,切割成数快,在城内包抄绞杀。

郭志贵和侯良都是军中老卒,知道凭二人落单之势,一切都是徒劳,唯有保住性命。

凭借军中历练的机警,他们四处躲藏,尽量远离两军绞杀战团,才能艰难活到现在。

蒙古人经过一天绞杀,剩余六千周军死伤殆尽,宣府镇失去最后防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