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随风沐云雨

诺颜虽贵为鄂尔多斯部王子,但蒙古人易水而居,狩猎为生,野外之能,人人捻熟,做起来十分麻利。

没过一会儿,溪边临水之处,烧起一堆篝火,收拾干净的野味,在滚热火苗中煎烤,渐渐散发出浓香。

诺颜台吉笑道:“我是草原人,一样可以熟读汉书,通晓文墨,你是中原人,也能策马驰骋,弯弓射猎。

中原人和草原人并没什么区别,一样可以策马共驰,携手游猎山林,一样可以和睦相处,不用刀光血影。”

贾琮说道:“你说的没错,中原人和草原人,都是民以食为天,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间有和睦之礼。

杀戮征战,各伤其本,绝非上策,大周在九边设镇,坚壁自守,也是为两邦止戈之念。

只是草原上出了安达汗这等枭雄,鄂尔多斯部希望加大互市,或许只是免受生机困乏。

但对于土蛮部安达汗而言,加大互市额度,便是厚其根本,壮其兵峰,更增南向觊觎之心。

大周不得不严守门户,整兵以待,此乃安邦护国之道,我辈不敢懈怠。

如鄂尔多斯部真有止戈之心,和睦之念,不助兵伐,大周感念至诚,也会以礼相待,不会一概而论。”

……

诺颜台阶目光闪亮,说道:“你此言当真?”

贾琮笑道:“我不过是朝廷五品官员,自然不敢代朝廷发话,但我说的却是治事常理。

鄂尔多斯部有和睦之念,我可向朝廷传达斡旋,世上少一份血戾之念,天地多一份清朗之气,何乐不为。”

诺颜说道:“鄂尔多斯部确有和睦之诚,眼下冬季窘迫,急需互市物资补充,难道大周能松开和议尺度?”

贾琮说道:“大周和谈之要,并不只针对鄂尔多斯部,顾及两邦大局,大周疆域安稳,不得不谨慎从之。

大周对此次两邦和议尺度,决不会有半分松懈。

但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常俗之法可含应变之道,鄂尔多斯部有相和之诚,朝廷不会置若罔闻。”

诺颜台吉说道:“鄂尔多斯部世居河套之地,虽然土蛮部、永谢伦部都已入套盘踞。

但鄂尔多斯部数代经营,根基深厚,依旧河套之地的领主,那里是塞外丰腴之地。

我们有上等良马、牛羊、皮裘、药材、角胶,中原有粮食、布匹、茶叶、盐巴、农器,双方可各取所需。

我从小受额吉教导,刀兵之法,不能一劳永逸,与中原止戈互利,数万户部民才能休养生息……”

贾琮能清晰感受出来,诺颜台吉目光中的雀跃激动,这也让他更加确定,自己原先猜测并无偏差。

两人从当初汉正街初遇,诺颜台吉便表现结交之意,这并不是简单的性情相投。

而是他作为鄂尔多斯部族王子,出于对部族利益安危的趋向,而做出某种选择和试探。

从这一桩看来,两人交往的目的,其实都不算单纯,但好在都算殊途同归。

贾琮想到刘彬芳对诺颜的评价:毫无骄奢,谨慎细心,城府颇深。

就像自己是有意接近于他,他何尝不是给自己创造时机。

就像他将扈从都留在林外,只有他和自己入林狩猎,不然两人不会得其便利,有了这一番开诚布公。

而且,诺颜台吉多次提到他的额吉,也让贾琮对此人越发关注。

诺颜台吉精通汉学,熟悉江南饮食风俗,对中原之地有天然亲近,必来自汉人额吉的教诲熏陶。

他能从诺颜台吉身上发现契机,包括两人默契交往,并且顺畅的达成某些共识。

追根溯源之下,诺颜不知名的汉人额吉,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诺颜台吉无意提到的言辞,可见他的额吉不仅精通汉学,眼界见识也极为不俗。

这等女子即便在中原之地,也必出身根底深厚的大户之家,更何况在蛮荒粗粝的漠北草原……

……

大周,金陵,薛家老宅。

自从薛姨妈一家迁移神京,偌大一所宅院冷清了许多,只有薛家二房宅院有些人气。

薛家祖上以紫薇舍人起家,官职权势比贾王史三家,皆略逊一筹。

但紫薇舍人却是中枢之官,薛家又是数代皇商之门,数十年积累财富和人脉,不容他人小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