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老太太也会知道外头传言,心中岂有不恨的。
老太太当了一辈子家,最看重家门清白名声,老太太可比我心狠,加上又最疼宝玉。
他们母子要是敢多嘴,或者出来闹事,惹恼了老太太,只会死得更利索些……”
……
陈婆子听了这话,心头一阵发寒,自己太太说的话语,她是绝对相信的。
老太太如今年纪大了,慈眉善目,乐善好施,年轻时却不是这等模样,
老人家做了一辈子国公诰命,不知见过多少风浪。
别的暂且不说,当年国公爷有六个老姨奶奶,家里两个,外头四个。
可这些姨奶奶只生了几个庶女,却一个庶子都没生下,老太太手段何等厉害,可不就是心狠的主。
老太太这一辈子,也就失了一回手,结果落下多大变故。
当年大老爷抬了那魁娘子入府,老太太居然没有插上手,竟让那低贱的魁生下庶子。
还让这小子修炼成精,生生做出天大的场面,连荣国府的天日都变了,也就是那位琮三爷。
老太太一辈子最疼二老爷,如今见了家中这等情形,不知是否后悔当年不够心狠……
后来那魁娘子生下孩子,第二天就没了性命,未免太过蹊跷,谁说的清其中缘故。
王夫人思索片刻,又对陈婆子耳语几句,让她去外院办事,自己转身进了宝玉院子。
……
伯爵府,贾琮院。
日落时分,贾琮下衙回府,发现东角门檐下,停靠着两辆大车。
除了随车几位车把式,还有两个十五六岁少年,正靠着大车闲聊。
日头落下火红霞光,地上是斑驳的檐影,他们见到贾琮,脸现喜色,连忙上前向他见礼。
说道:“小人是程阳,这位是许小关,我们奉了曲大掌柜吩咐,从南边送来伯爷想要的东西。”
贾琮听了心中一喜,走到其中一辆大车跟前,车上堆迭许多装满物事的麻袋,外面还遮盖这雨布。
贾琮上前解开其中一个麻袋,里面都是带着泥土红皮果实,果然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笑道:“你们两人我都记得,当年在神京还见过几面,只是我两下金陵,赶巧都没遇到你们。”
程阳和许小光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情都有些兴奋激动。
他们两人曾是绣娘香铺收养的孤儿,当初贾琮和曲弘秀成立鑫春号,在这些孤儿身上下了不少功夫。
特意请了落第秀才和外夷教士,因材施教,教授这些孤儿识字格物等技能。
程阳和许小光因年纪稍长,两年前被送到金陵,在鑫春号分铺上做事。
对于他们来说,贾琮和曲弘秀都是恩主,当初他们是逃荒的孤儿,如不是鑫春号收养,必定早已饿死。
这几年时间,贾琮武可开疆封爵,文可金榜题名,名动天下,人尽皆知。
自古少年意气,他这等耀眼光环,彼此又是年纪相近,自然是程阳、许小光等人极崇拜的对象。
如今多年未见,两人见贾琮还记得自己,心中十分欢欣,觉得这千里之行,当真值当的很。
贾琮让家奴从两车挑十多个麻袋,各自运入府内,又带程阳和许小关入外院偏厅说话。
三人入了偏厅,程阳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曲大掌柜的亲笔信,让小人亲手转交。
伯爷所要的番薯和香芋,在金陵这等大埠,也并不多见。
大掌柜让我们四处寻找,只在城内几处西洋教堂,几个外夷买办家中,偶尔见过一些,数量十分有限。”
后来还是大掌柜找的路子,从福建港口弄到了两车,让我们两个日夜兼程送到神京。”
……
上回王德全从外海回来,送了几箱番柿、西番麦到神京。
贾琮见了这等外洋之物,又知这些东西还是稀罕物,只是通过市舶司港口,极少量流入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