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湮灭的世家

唯一比其他外商具备的优势,就是双方签订一年契约,这一年的十二个月时间,鑫春号必须定期供应。

但是这份契约满一年之后,鑫春号可以随时解约,再没有半点约束。

甄三姑娘出卖祖产,却只换了没什么优势的条件,倒像是轻松写意做了一次人情。贾琮说道:“秀姐,我听说这位甄三姑娘十分能干,接了她父亲留下的生意,比我也大不了几岁。

一个姑娘家把族中生意打理得欣欣向荣,这样的人心里算盘可精明的厉害。

我们有求于她,要买她甄家的产业,她就提了这么个不痛不痒的条件,你不觉得奇怪吗?”

曲泓秀笑道:“刚开始我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事我和可卿商量了很多次。

甄三姑娘精明,我和可卿也不是傻姑娘,各方面的可能我们都推演过,这桩生意对我们没半点损害,甚至我们处于不败之地,这才买了农庄。

如今听你说,贾家和甄家是世交老亲,她到了神京还特意去拜见家中老太太,说明你们两家关系确实亲近。

鑫春号实际是你的产业,这在外头可不算什么秘密,甄三姑娘这么精明的人,必定是知道的。

想来甄三姑娘看在你的面子,出于世家之情,才和我们做这笔生意。

那张一年的契约,不过是生意场上把戏和排场。

我们也在外面打听过甄三姑娘的事,甄家自甄应泉出海失踪,甄家二房的生意全部是这位甄三姑娘打理。

甄家这几年不退反进,皆出自这位甄三姑娘之手,坊间都说她明慧机变,算策无遗,行事明正,并无乖张邪气……。”

……

虽然贾甄两家是世交,关系也算亲近,但是人心隔肚皮,贾琮不会把所有的行为,简单理解为善意。

但是曲泓秀所说的一切,细致入理,并无破绽,他自己也来回思索几次,确定这事并无风险,也就放下心来。

而且甄家的新店开张,甄三姑娘因和鑫春号的一张契约,还特地给泓秀和可卿送来礼物,交好之意颇为殷殷诚恳。

当初迎春就和他说过,这位甄三姑娘是个极不俗的女子,如今看来的确有些特立独行。

……

金陵东郊,一座占地四十多亩的农庄,是金陵城郊最大的农庄。

整座农庄高墙围绕,农庄里面设有谷仓、晒场、磨坊、蚕房等农事设施,还有许多排布俨然的房舍楼阁。

并从流过城东的秦淮河支流,引入活水到农庄之中,作为日常农事用水,又从附近山中引来山泉,作为起居用水。

这座农庄最早的主人叫杜衡昌,出身曾经的金陵大族杜氏。

二十年前,金陵杜家是闻名遐迩的世家大族,曾和金陵贾、王、史、薛、甄等大族并驾齐驱,其渊源绵长,甚至在其他世家之上。

杜家自前宋之时,就是书香世宦之家,出了许多文臣高官,家学渊源流传,非普通世家大族可以比拟。

自北元侵吞江北,汉民士族纷纷南渡躲避战乱,由此拉开大周史书上浓墨重彩,大书特书,长达百余年的南渡卫国。

前宋末年,朝廷羸弱腐朽,各地枭雄蜂拥而起。

江南大地,烽烟四起,各路枭雄抗击北元肆虐侵吞,也从未停止过割据鏖战。

城头变换大王旗,长江以南几易其国。

杜家祖先身处乱世,虽有匡扶苍生之念,却无救世倒悬之策,于是带着门中子弟退出官场仕途,隐遁民间。

杜家子弟幼时读书明志,成年后便跟随长辈行商经世,完全改了一种活法,至于其中深意,因年代久远,早就难为人知。

等到大周太祖定鼎中原,重塑汉家皇权道统,杜家经过几十年继续发展,在金陵落地生根,成为金陵本地大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