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子爵,那也是国朝贵勋,这么小年纪的子爵,那也是大周开国以来第一遭,照样是金贵无比。
贾母虽然和贾琮不亲,可也清楚这小子眼下就是个金疙瘩,心中就不舍得这么丢出去了。
可是却架不住贾敬五十多的人,这么每日软磨硬泡的求告,贾母精神都快被他搞崩溃了。
她想到宁荣两府近百年同气连枝,如今是宁国府复爵的唯一机会,自己答应了再反悔,老脸也挂不住。
只怕到死都要被神京八房、金陵十二房的族亲戳脊梁骨了,心里也就妥协了。
贾母没好气的对贾敬说道:“敬哥儿,你的心思也清楚,罢了,罢了,我让人写好文牒,明日就送到宗人府。
和宗人府牒报琮哥儿承嗣之事,等他返回神京,我让他入祠堂祭祖,这事也就成了,这样你总满意了吧!”
贾敬听了大喜:“老太太这么说,再没更好的了,只是如今琮哥儿越发出色,侄儿怕他自己会不会不愿。”
贾母听了这话眼睛一瞪,说道:“你这是什么话,就算他封了公爵,我也是他的祖母,孝道礼仪在那里,他也不能忤逆!”
屏风后的探春听了这话,脸色一白,三哥哥是荣国府最有能为的子弟,在边关以命相搏,立下战功,这多不容易啊。
凭什么要像个物件一样,让旁人商量着就送出去承嗣,未免太过不公了!
她气得跺了跺脚,急急忙忙离了荣庆堂,去找园子里姊妹商量。
……
荣国府,东路院,迎松堂。
最近孙绍祖来贾府拜访的次数,突然频繁起来。
其实贾赦如今看到他有几分头疼,因为收了人家五千两银子,本来想帮他在神京兵部谋实缺。
靠着贾家在吏部和兵部的人脉,帮他谋一个六七品的京畿小官,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没想到辽东战事频传捷报,近期上报到兵部晋升填缺的候选,一下子多了起来。
兵部掌控的实缺名额是有限的,而这次报上来的候选,大部分都是参与实战甚至立下功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