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昭告斩觊觎

自己即将跟随去九边巡视,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这么长的时间没在神京,而副监刘氏振虽精通火器营造,但在做官上却没有太多城府,保不齐会被人趁虚而入。

到时火器工坊人流品杂,出了什么不测之事,不仅难以收场,自己这个正监也难逃牵连。

所以在贾蔷之事发生第二天,他便防微杜渐,给嘉昭帝上了专事奏本,对火器监和火器工坊人员遴选做了阐述。

此时,嘉昭帝已将奏本看了一遍,注意力回到奏本上其中一段:

自五军火枪营扬威辽镇,世人瞩目,道路纷传,倾赞之士不绝,叵测之徒难免。

官员勋贵,勾连转势,隐推故旧,其势不绝。

以此行事,于火器之业,有庸碌充斥之危;以此成风,于军国要务,有颓废泄密之忧。

臣祈圣上,凡入火器监之士,必为精通格物之法;凡入火器坊之人,必为可参火器之术。

非此二类者,皆虚应其事,难胜其责,易生叵测之患。

火器营造之技,严守秘辛,方免资敌之忧,非圣谕恩准者,一律不入火器坊,违者以重罪处之……。

……

嘉昭帝说道:“贾琮给朕上本,言火器监与火器坊用人遴选之法,颇有些道理。

顾爱卿可以一观,看是否还有未尽之意。”

一旁的郭霖接过贾琮的奏本,转交给顾延魁。

贾琮的火器司虽然挂在工部之下,但火器司事务与工部公务完全没有交合。

倒是和兵部最近的战事关联极大,而且贾琮如今还在兵部观战,又挂了九省统制参赞的位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