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熟悉亲近之人,远隔千里,生死未卜的感觉,一度让贾琮怀疑,当初他支持郭志贵从军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但回想起当初,自己送郭志贵入火器营的那一刻,他眼神中满足和憧憬,让贾琮很快放弃了心中的犹疑。
不管是自己,还是郭志贵。
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已是一种很大的幸运,
不想做东路院苟且的庶子,不想做一辈子伺候车马的小厮。
除了靠自己的拼斗,没有其他捷径。
至于之后的生死荣辱,在人在天,无怨无悔!
……
越来越多人的人,开始注意到工部火器司,神京西郊城外那座火器坊,以及火器司监正贾琮。
因为大周火器筹谋之时,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知道详细内情的人并不多。
如今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开始知道大周的火器之用兴起,几乎是这位贾家荣国子弟一人在推动。
而这人如今还不过舞象之年,却已被诸多光环围绕,最近又被圣上任命九省统制参赞。
宁荣贾家自代化、代善兄弟故去,门庭人才凋敝,连宁国一脉都被获罪除爵,本以为从此一蹶不振。
如今,独木难支的荣国贾家,早已黯淡的武勋之气,似乎开始出现一丝灿灿光辉。
于是,各种莫名其妙的吃请饮宴,各种所谓的文会清谈,通过各种七拐八拐的关系,将帖子送进了荣国府。
其中可能有烧冷灶拉关系的,但更多的是通过他,打听火器方面动向信息,后者就有言祸之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