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请除贾珍爵位,父子同罪当诛!并在贾族亲族血脉中遴选贤才,承嗣宁国爵位,如此也可续承宁国先祖之功。”
在水溶想来,如今贾珍父子已坏了名头,其人又是贪鄙无能,这样的人占据爵位,对武勋群体毫无用处。
还不如乘机将他们舍弃掉,说服圣上除爵重嗣,保住宁国爵位,使贵勋群体势力不衰。甚至对贾族子弟承嗣宁国爵位的人选,他都是胸有腹稿。
若此人能承嗣宁国爵位,以他惊人的天资才情,必定能为武勋群体添一藩篱,而自己在这个关口施恩推助,也是对那人极大的恩义。
……
虽然现场文武斗法,但在场的内阁大学士蔡襄,却不发一言,他在朝堂素有枭士之称,从来不会轻易表露自己,他只是站在皇帝这边。
其实在场文武两帮的意见无非两种。
文官的意见,削爵换取贾珍父子死罪,但从此宁国爵位断绝。
勋贵的意见,除爵并让贾珍父子伏法,在贾族子弟中选嗣袭爵。
削爵和除爵,只是一字之差,其内蕴却天差地别。
文官要借机削勋贵之势,而勋贵要护其势不衰,虽无硝烟嘶吼,但却不啻于生死搏杀。
御座后的嘉昭帝,看着座下那帮文武之臣,为了宁国之爵,勾心斗角,费尽心思,嘴角微微荡出一丝讥诮。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脸色灰白,双目带着深深的疲惫,今日从太后的宁和宫无功而返,让贾母十分沮丧。
堂中还坐着贾政、贾赦、王夫人、王熙凤贾琏等荣国主事之人。
另外还有一个年余六旬的老者,却是一向在玄真观清修的贾敬。
贾敬虽然在道观中修炼了十余年,到底还是做不到太上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