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文华动江南

香菱听了小脸一红,原先忐忑失措的心绪,被贾琮这一句话抚平了。

“只是你母亲还在,你走失了十多年,应该母女团聚才是。

我已让应天府帮忙查找,伱母亲现在外祖家过活,你外祖原是淮安大如州人士,后来迁居姑苏,才与姑苏甄家结亲。

明日我们就去姑苏,等见到了你母亲,以后的事再做打算。”

……

神京,居德坊,荣国府。

自从宁王、杨宏斌等人回到了神京,贾琮那两首新词,也渐渐在神京传开。

最近神京各部官员频繁往来两地,南边最新的消息不断被带到神京。

都说贾琮这两首新词,不仅在金陵瓦肆勾栏之地,秦淮香浓之所,遍地传唱。

而其书法之精,蔚然成宗,更为人称道。

种种逸事在江南六州一府广为流传,未冠少年却已在江南文坛奠定煌煌词名,际遇之奇,文华之盛,已被坊间传为大周立国未见。

这些日子贾政的心情更是出奇的好,部中同僚邀约吃请饮宴明显多了起来。

席上谈的最多的话题,不外乎贾琮在金陵助宁王侦破水监司大案,以及那两首轰动江南的绝妙好词。

而日常有闲暇在家,多半会叫上单聘仁、詹光等清客,谈论贾琮那两首新词的用词取韵之类的雅事。

他自己私下遐想,贾琮所做之事是何等少年得意,自己年轻时多半也是遐想过的,只是远没有贾琮这等机缘和才情来做成。

心中不免生出满腹感慨遗憾,虽思绪涌动,却没办法像贾琮那样赋成绝妙好词,不过好在贾门有幸,出了琮哥儿这等文华鼎盛之辈。

贾家离那名留史册,众口传颂之日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的。

虽然贾琮现在教养在二房,却并不是自己所出,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对宝玉贾环之流的课业越发严厉。

贾环倒也罢了,以宝玉那骨骼清奇的读书逻辑,自然又少不了三天两头被贾政呵斥或打手心。

自然也就生出王夫人暗恨、贾母拍案,王熙凤默默旁观等贾府内宅诸般景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