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亮被你当场击毙,也就断了他的财路,他自然对你敌意极重,不过他只是个低阶文官,并不足虑。
倒是今天席上他身边之人,琮兄弟要多加留心,这人是金陵卫所经历司经历崔博望,是崔博亮的胞兄!”
贾琮突然想到,刚才在宴席上见到这个崔博望,就觉得他有些面熟。
当日在邹府崔博亮抢先向他出刀,让他印象十分深刻,自然记住了他的容貌。
现在才明白,之所以他但是觉得面熟,是因为崔博望和那崔博亮长相相似,自然是因为他们是亲兄弟的缘故。
杨宏斌继续说道:“因当日崔博亮意图顽抗,被当场毙杀,崔博望、阮洪铖等人与水监司大案是否有牵连,目前已无法查证。
如今推书院、大理寺、神京各部官衙在金陵纠察遗漏,整顿吏治。
这些与邹怀义之案隐含关联之人,暂时也不敢有什么异动。
但琮兄弟要等到大慈恩寺主殿落成,才能离开金陵,这其中时间不短,多些留意,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
如果不是杨宏斌提醒,贾琮还真不知,今日宴席之事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份纠葛。
当初邹怀义伏法,贾琮就觉得此事还有幕后隐情,便打定主意及时抽身,如今看来是风欲静而树不止。
两人又约定,等贾琮年末返回神京后,再约时间相聚畅饮。
随着宁王离开金陵返回神京,贾琮宁王参赞的职守至此结束,他和水监司大案的关联,至少在明面上完全脱离,多少也让他松口气。
在金陵发生的诸事,既然他可以想到,难道一直身在其中的宁王、杨宏斌等人就想不到,更不用说,神京城里那位谋算似海的皇帝。
金陵身为大周陪都,设置留守六部,牵连江南八府一州政务,树老根深,牵涉甚广。
发现枯败之相,只能先剪枝修蔓,不能轻率挖根掘土,以免摇动江南根基。
这大概就是嘉昭帝之类的大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吧。
且以皇帝严酷善谋的性子,必定不会甘于受人蒙蔽,等到合适的时机,总还会发作,那将是一记血淋淋的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