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国以来,扬州成为两淮盐业专买之地,南北货贸枢纽之所,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
十里扬州,物富人丰,市盈珠玑,富庶繁盛不下于金陵。
太祖称制之初,两淮巡盐御史初为临时派遣,流官形制。
到大周洪宣年间,随着两淮、两浙、长芦等产盐重地,盐事发达,盐税收入日重,几占国朝赋税十之三二。
而贩卖私盐之举日益猖獗,私盐贩卖暴利极高,私盐贩子为谋取暴利,常不惜铤而走险,杀官造反之事都时有发生。
朝廷为强化地方盐政,护保赋税源头,便把巡盐御史转为定职,坐镇当地主持盐政。
两淮、两浙、长芦等地各设巡盐御史一名,主管盐税收缴、监督盐商专卖、纠察私盐贩卖、管理盐政官吏。
大周的巡盐御史,虽有御史之名,但并不是单从都察院选拔,而是六部之中才绩出众者都可遴选。
且转任巡盐御史后仍按原有品级,所以历来各地巡盐御史,既有五品衔的中官,也有二品衔大员。
但不管品级大小,手中权柄却是一样的。
两淮之地,乃天下盐务第一要址,两淮盐税更是大周赋税一个扼要源头。
因此,两淮巡盐御史在当地官场地位超然,说是位高权重,也是半点不过。
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曾是名震天下的探郎,任两淮巡盐御史多年,在两淮之地官声威望甚高。
宁王之所以派贾琮来见林如海,就是因为林如海是他的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