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两人还不知道,宋言这是收着说的。
南瓜的产量其实蛮高的,只是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于南方地区一亩地收成三五千斤都有可能,但若是放在辽东这边,一亩地能有一千斤都是现代科学种植加上化肥的功劳。
是以宋言便在这上面打了个五折,五百斤总是有希望的,便是到不了,三百斤应是没什么问题。
足足过去了许久,两人好像这才消化了一些,齐齐用力吸了口气,压下心头的躁动:“敢问侯爷,不知这种作物,是否可以作为主粮?”
宋言摇头:“不能。”
南瓜这玩意儿有些特殊,能吃是肯定的,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这东西却是不能用做主粮,若是一直吃南瓜,人会避免不了面黄肌瘦,浑身乏力,因此只能当作稻米,麦子之外的补充。
高兴才,梁光宗面色便隐隐有些惋惜,虽然两人不相信宋言当真能寻来如此高产的作物,但……万一是真的呢?如果能作为主粮大面积推广,其岂不是天下老百姓都能吃饱饭?
路有饿死骨,这样的事情便再也不会于宁国上演。让天下所有百姓再也用不着忍饥挨饿,那当真是泼天的功德。
甚至都可以奉为农圣,直接和孔子肩并肩。
两人的心都不由躁动了一瞬,乃至于听到这作物不能当做主粮,心头便是忍不住遗憾……不过便是辅粮也不错,至少能多让宁国的百姓吃几顿饱饭。
缓缓吐了口气,压下躁动的心,梁先生也开口问道:“对土地要求可高?”
“不高,耐旱,基本上什么地方都可以种植,屋后山坡上,门前河沟旁,便是猪圈周围,随便一块地,大约都是可以种的。”宋言笑笑。
南瓜,当真是最容易种植的一种作物了。
尤记得上辈子曾去过乡村,于一条干涸的河沟旁边,便见着郁郁葱葱的南瓜叶,几乎覆盖了整个河道,至于究竟有多少产量,宋言就不太清楚了,不过看那南瓜叶子那般茂盛,想来南瓜应是不少。
“也不怎么需要打理,种下之后只要发了芽,多半便能自己长起来。”
便是除草都用不着,一旦南瓜叶子长起,附近大概是没多少杂草能活下来的。
“吃起来也较为简单,可以混合稻米熬粥,清蒸,也可以混入面粉做成蒸饼。”宋言抿了抿唇,这时代人们还不太习惯炒菜,宋言便没说:“只是保存起来稍显麻烦,保存时间也不会太长,但若是将其切片,晒干,倒是能多保存一些时日。”
高兴才和梁光宗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惊讶,侯爷居然描绘的如此详细,难道说这世间当真有如此神物?
亩产五百斤,便是说一声仙粮也不过分吧?
两人也不由认真了起来,他们并没有着急着回答宋言的问题,而是开始仔细思虑这其中的障碍……正常来说有这般高产作物,那还等什么,赶紧推广就是了,只要推广开来,宁国国力定然蒸蒸日上。
可只是稍一思索,便能发现这其中困难重重。
脸上的表情也是越来越难看,到最后简直阴沉的发指,眸子当中甚至还有压抑不住的愤怒。
“回禀侯爷。”高兴才用力吸了口气,手指都攥紧了,指关节发白:“想要于宁国境内全面推广,可能性不大。”
“为何?”
“首先,现在宁国的土地,基本上都在世家门阀,地主,富商,士绅手中,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只是他们的佃户,自耕农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极少的。”
“其他地方我不清楚,至少在六塘县,自耕农怕是连十之一二都没有。”
“而对于那些掌握着土地的人来说,土地便是他们获取财富的资本,他们掌控着宁国绝大部分的粮食,并且通过控制粮食的产出和投入市场的数量来操纵粮食的价格,从而为自己谋取大量银钱。”
“对于这些人来说,自然是土地越多越好,粮食越贵越好。”
宋言便点了点头,目光中不由多出了一些赞许。
梁先生接口说道:“那么很显然,对于这些掌握着土地的人来说,高产作物是和他们的利益不相符合的。”
“若是有亩产五百斤的粮食,哪怕只能做辅粮,却也足以让老百姓填饱肚子,要知道不管是世家门阀还是士绅地主,他们大都是在灾荒年间,在绝大多数人都填不饱肚子,快要饿死的情况下,然后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并购大量田产。”
“若是人人能吃饱,还有谁会卖儿卖女卖地卖身做佃户?”
“仅仅只是影响这些人扩张田产这一点,便会受到所有世家门阀,地主,豪商和士绅的抵制。而想要推广这种作物,势必需要大量土地,没有他们的配合单单靠自耕农,根本做不到。”
“而且,自耕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乡绅的影响,或许对这种新作物也会心存抗拒,便是我们愿意出钱贴补,种植也多半会被乡绅破坏……”
“怕是刚长出青苗,便会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