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罪孽滔天(2)

这是宁国百官上朝的地方,大约是取太平宁和之意。

年关将至。

便是东陵,也透着丝丝凉意。

太和殿中,文武百官分立两侧,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乃至于大殿内的气氛都显得异常压抑。

一名文官立于朝堂中间,弯腰躬身,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人名叫吕晨涛,官居刑部侍郎。

西林书院出身,算得上是西林书院爬的极高的读书人了。整个西林书院,成千上万的学子,地位比其更高的几乎没有。

就在刚刚,当小太监尖着嗓子来了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之后,吕晨涛便站了出来,然后上奏一件让所有人都头皮发麻的事情。

就在前几日,刚刚调任平阳府新后县县令的宋言,悍然率领军队,攻击平阳城,并且处死了包括钱耀祖在内,一百三十三名官员。

整个平阳府官场直接被血洗,便是这些官员的亲眷都未曾幸免,每一个都是满门抄斩。

当这消息出现,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便是中书令杨和同,尚书令房德以及门下省两位侍中皆是脸色大变,眼瞳中是压不住的震撼。

宁国朝堂采用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算是宁国朝堂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中中书省设中书令一人,尚书省设立尚书令一人,门下省并无门下令,而是有两位门下侍中。

论起官职品级,尚书令,中书令皆是正二品,门下侍中则是正三品,却是低了两个品级,只是门下省因为直接参与中枢决策,实际权力极大。

其中尚书令,中书令也会被称为宰相,相国,门下侍中也会被称之为副相!

能让宁国朝堂,权力最大的四位宰辅尽皆露出这般震惊的表情,可想而知这一道消息是何等耸人听闻,整个朝堂之上更是立马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不少人都在小声议论着什么。

宁国官员,军队,攻击县城便会被视为谋反,更何况是府城。

以七品县令的身份,处死从三品刺史,也绝对称得上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更何况这七品下令,甚至还血洗了平阳城的官场,所有官员全被处死,一个不留。

府城之地,拥有府兵一万五。区区一个县令,手底下怎会有那么多兵卒,能够攻下府城?

除非私自募兵。

好家伙,这位县令有够生猛,抄家灭族的死罪,这人能一下子犯下好几个,当真是不要命了不成?

话说,宋言这名字,缘何有些熟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